古代銅鎖為何制成魚形
欄目分類:武當傳說 發布日期:2017-04-30 瀏覽次數:次
鑰匙制成魚形源自魚“不瞑目”
魚這一“不瞑目”習性,也成為古人眼里守財、看家的符號,魚不只是祥瑞之物,還是守護之神,鎮宅之寶。在古代,鑰匙和鎖一般做成魚形,就是利用魚“不瞑目”的神性。唐丁用晦《芝田錄》中即稱:“門鑰必以魚者,取其不瞑目守夜之義!
古人造魚形鎖就是利用魚“不瞑目”的神性
此風俗在漢代已出現。東漢應劭《風俗通義》記載:“鑰施懸魚,魚翳伏淵源,欲令楗閉如此!碧扑螘r此風俗尤盛,如宋朝皇家一律啟用“魚鑰”。元陸友仁在《研北雜志》中記載:“故宋宮中用魚鑰,降魚取匙,降匙而魚,古制也。”鑰匙做成魚形就可保安全,顯然是一種愿望,但古人這樣做,倒也不乏警示之意,提醒大家關門要上鎖,不要被偷。由此還形成一種年俗,古人過年時會將一盤魚放在正對大門的供桌上,取的就是魚不瞑目之義,希望魚神看護家門,防鬼怪進來,這里的“魚”又有鎮宅的作用。
古建筑用魚鎮宅祈盼“以水克火”防火消災
“魚”的鎮宅神性,在古代建筑上表現最明顯。因魚長年生活在水中,魚被古人賦予了辟邪的含義,在防火設計方面,古建筑上面往往做出魚的形象,取義“如魚得水”。而“水克火”,能防火消災。
唐代王睿所撰的《炙谷子雜錄》認為,此俗源自漢代:“漢柏梁殿頻火起。巫獻術取魚尾。置于殿上穰之!敝袊沤ㄖ蟼鹘y的鴟吻設計,即源于此。
除了屋頂上“置魚”辟邪,古人還喜歡用“懸魚”來裝點山墻。這首先是防火鎮宅的需要,當然還是吉祥愿望的表達。從美學角度來看,山墻懸魚也增加了一座建筑的生氣,墻面頓時生動起來。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elev8corp.com
上一篇:大明翻篇了 雅樂還回蕩在武當
下一篇:查查道家宗師莊子的戶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