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邈姑射山 柔中帶剛闡釋大自然
欄目分類:道教神仙 發布日期:2016-06-16 瀏覽次數:次
姑射山神秘蒼遠,群山蒼茫處,人們以“馬首山”統而稱之。因為地理的滄桑巨變,也無從將《山海經》中描繪的景象與今日某處對應,但莊子給出了姑射山的大致位置:汾水之陽,因此,“汾水之陽”成為確定姑射山大體位置的重要坐標。
姑射山就是以新絳老凹溝為中心,向東向西連綿延伸的山峰
具體講,姑射山就是以新絳老凹溝為中心,向東向西連綿延伸的山峰。從呂梁山新絳段,西起稷山、鄉寧、新絳三縣交界的三界莊所在的馬壁峪,北到襄汾、鄉寧、新絳交接的華靈廟止,東到清廉洞,全線呈一弓形。弓弦西臨鄉寧的馬壁峪,是一天然的分水嶺,使姑射山和馬首山一峪之隔的分界就是馬壁峪。姑射山主體大部分現在新絳縣境內,每逢雨后,或到黃昏,碧空晴嵐,云霧繚繞其間,呈現出一大奇特景觀。
山勢俊秀的姑射山
姑射山山勢俊秀 柔中帶剛
姑射山山勢俊秀,柔中帶剛,與五臺山圜丘形的臺頂氣質相近。它與周圍山脈地表最大的不同是天然柏樹籠蓋,郁郁蔥蔥,而柏樹據稱是通靈之木。鳥瞰衛星圖,姑射山脈形似柳葉,頗具神秘感,與周圍的山脈明顯區隔,一目了然,周圍凡是呈此形狀的山脈都屬于真正的姑射山,或是支脈、別峰。而老凹溝的姑射山不僅整體形似巨掌托舉的五指山,而且,凡是在開闊的溝谷,目光所及之處,無論從什么角度看,都是五峰聳立,也像一個個手掌。
姑射山的三處景致寓意各有千秋,喬溝頭的“仙”、老凹溝的“帝”和西寺的“民”組成“天上人間”一體相沿的世相畫面。
喬溝頭的“仙”
喬溝頭以清廉洞著稱,站在最高處,可以看出,山脈整體呈一牛形,與絳州古城的“!钡男沃七b相呼應。文中子王通曾在此設壇講學,此處姑射山相傳也是八仙修煉的洞天福地,山脈自身蜿蜒成“陰”太極魚,喬溝頭村里的6座橋和山上的1座橋共7座橋構成“陽”太極魚,古人用人工所造之橋補足此地風水,與山脈共同組成一幅完整的太極八卦圖,而清廉洞剛好處在魚眼的位置。更神奇的是,站在清廉洞東南往上的特定地方,回望西北,樹木用不同的顏色構成了有明確分界線的天然的太極圖。
自下而上,地獄之門、娘娘廟、清廉洞、三清閣、八仙洞、仙姑庵(鑼鼓院)、八仙城,共7個景點,在衛星圖上又組成了一幅北斗七星圖。這一帶共有7座山頭,其中有6個兩兩相對,為八仙中的六仙的“化身”,有一座山煢煢獨立,另有呂祖洞賓在東北方向的一座形似麥秸堆的山上“出差巡游”。八仙警示世人無論男女老少、貧富美丑,只要遵循大道,最后都能得道成仙。
姑射山的古村落
老凹溝的“帝”
老凹溝一帶的姑射山形似托起的巨掌,暗合金木水火土五行龍脈,安定乾坤。唐太宗李世民曾在此山屯兵,老凹溝群山環繞,山峰秀美,隨處可見的五座山脈形似巨人從天而降的手掌,井溝、東溝、西溝、教馬溝、皇屯溝、槽板溝等溝連溝、溝套溝,山上溝內植被良好,野生動植物種類繁多。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金秋漫山紅葉,冬日白雪皚皚。奇石鬼斧神工,怪洞引人入勝。山泉甘冽,空氣清新,環境優美,遠離喧囂,實為天然氧吧、宜居勝地。
西寺的“民”
西寺一帶的姑射山則是中國歷法和農耕文明的發源誕生地!拔粼诘蹐,聰明文思,光宅天下。將遜于位,讓于虞舜,作《堯典》”。帝堯命令羲氏、和氏兄弟四人分別住在東、南、西、北四方,在山中觀天制歷,確定仲春、仲夏、仲秋、仲冬(即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等時令,使天下民眾能應天順時,依照時令季節來安排農事和生活。
姑射山保留了純凈的大自然
保留了純凈的大自然
姑射山對于現代生活的意義還在于她為人們保留了大自然的純凈,“姑射之山,絕頂回環;群峰突兀,百禽官官;側柏蓊郁,蘚石遍讕;輕煙密密,小水潺潺”,群山環繞,山峰秀美,奇石鬼斧神工,怪洞引人入勝。山泉甘冽,空氣清新。山上溝內植被良好,野生動植物種類繁多,千畝天然翠柏被山風撫動,如碧浪清波起伏;綠林深處風聲鳥鳴,又像天公吹曲,交響悅耳。
春日野芳發而幽香,夏季佳木秀而繁陰,金秋漫山紅葉,層林盡染,“樹樹皆秋色,山山惟落暉”,冬日白雪皚皚。因為姑射山保留了尚未被破壞的獨立的生態系統,因此,山中有幾處能夠預測天氣的“睛雨石”, 每當石頭潮露濕潤時,次日定會出現陰雨天氣,并能根據濕潤程度判斷雨的大小;石頭干燥,就是晴天。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elev8cor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