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峭:雪中酣睡的古代科學家
欄目分類:道教神仙 發布日期:2016-06-16 瀏覽次數:次
《化書》,道教著作,唐末五代譚峭撰。內涵物理、化學、生物、醫藥等科學,譚峭可謂是一名了不起的古代科學家。共六卷,分道、術、德、仁、食、儉六化,一百一十篇。其內容大旨是以老莊思想為本,又兼融儒家學說。
資料圖(圖片來源于網絡)
譚峭雪中酣睡 只穿件綠布衫
譚峭,可是位有道的人物。他生在五代時,父親是國子司業譚洙。譚峭卻不以富貴為求,一心修道,也常在市井中出沒。夏天常穿件黑色裘袍,冬天卻只穿件綠布衫,有時甚至睡在風雪中,睡到天明,人們都以為他凍死了,可近前一看,鼻中氣出咻咻,正睡得舒服。他這雪中酣睡的功夫,得來卻不容易。
鉆研黃老道家及諸子學問 前往終南山尋仙訪道
原來譚峭從小聰明,父親看他可以造就,想讓他去考進士,譚峭卻喜歡研究黃老道家及諸子的學問,至于各種神仙傳,更是精誦。長大后拜辭父母,去終南山尋仙訪道,從那兒又遍歷太白山、王屋山、東岳泰山等名山。父親要他回家,他卻寫信給父親說:“當年有茅盈辭父學仙,成了茅真君。我仰慕他的事跡,也期望在學仙路上有點進益。”父親見他決心學道,無法用世俗的規矩來拘束他,只好由他去了。
學道有成 擅長酣睡煉氣
后來,他在中岳嵩山拜一位高道為師,修了十多年,才學會了辟谷煉氣的方法,只是好喝酒,常喝得醉醺醺的。他能在雪中酣睡,便是煉氣有成的征候了。至于這種雪中酣睡的功夫叫什么呢,仙家秘術,常人不容易弄明白。不過有人查來查去,發現他曾跟著四川道士何昌一學習“鎖鼻術”,和另一位以善睡聞名的高道陳摶是同學,陳摶稱他為“師友”,想來應是陳的師兄罷。這種功夫,又叫“蟄龍功”,是氣功中的上乘功夫。怪不得譚峭在《化書》中極為推崇蟄藏(像動物冬眠似的酣睡煉氣)功夫。
舍衣物于貧寒百姓 深知余財招賊的道理
且說譚峭父親倒是惦記著兒子,常派人四處尋找,給他送采衣物、錢幣等。譚峭收到,總是厚賞送衣物的家僮,恭敬地給雙親回信。但家僮一走,譚峭便把父親寄來的衣物舍給貧寒百姓,多的便寄放在酒家,預付自己的酒資。有人間他為啥要這樣,他回答說:“誰能看得透其中的道理!有余財在身邊,便會招來盜賊,那便必然連累自己和見財起意的人。我不用多余衣服,又不需多少飲食,便沒有什么憂患了。”有的人將他當做瘋子,可他卻總是樂呵呵的。他曾寫一詩說:“線做的長江扇子做的天,拖鞋兒拋在海東邊。相信蓬萊仙島離開沒多遠,只在咱老潭的拄杖前。”
后來,據說他煉丹成功,服下金丹仙去了。不過,人們如今仍可以讀到他的《化書》。其中對人間世界的千變萬化有透徹的闡發,想來,與他對生活的這種豁達態度是分不開的罷。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elev8cor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