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洞賓成道處:西安萬壽八仙宮
欄目分類:道教神仙 發布日期:2016-06-16 瀏覽次數:次
西安萬壽八仙宮正門
八仙宮,又名八仙庵,位于西安市東關長樂坊。始建于宋,系唐興慶宮局部故址。庵前豎有:“長安酒肆”石碑,旁刻“呂純陽先生遇漢鐘離先生成道處。”據《列仙傳》載:鐘離權祖師于長安酒肆感悟呂洞賓,“黃粱夢覺”度其成仙,后人為紀念呂祖于此立祠祀之。
八仙宮以其美麗動人的“八仙”傳說而享譽海內外,成為全國道教徒向往的圣地和全國道教重點宮觀之一,是“八仙信仰的萌生地,八仙文化的發源地”。屬陜西省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據八仙宮碑石記載,宋時在此地下常聞隱隱雷鳴之聲,百姓建雷神廟鎮之。后有人于雷神廟看見八異人游宴于此,認為是“八仙”顯化。遂建八仙廟祀之,稱八仙庵。金、元之際,道教全真教大興,全真教尊漢鐘離、呂洞賓為北五祖,因而在仙跡故址“雷祖殿”、“八仙庵”基礎上大興土木,擴建廟宇殿堂。此時的八仙庵建筑已頗具規模。迨至明、清已形成道教十方叢林性重點宮觀,為西北數省道教徒授受戒律、學習道教知識的主要場所。
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八國聯軍入京,慈禧太后、光緒皇帝西逃西安,曾駐蹕八仙庵。為八仙庵頒賜“玉清至道”匾額,并敕封為“敕建萬壽八仙宮”,自此八仙庵更名八仙宮。
八仙宮乃西安市現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一座千年道觀,亦是西北地區最具影響力的道教全真派十方叢林。自宋代創建以來,歷經重修、擴建,格局日趨完整,建筑日益壯觀。現存殿堂建筑均保留明清兩代風貌,風格古樸,布局緊湊,莊嚴雄偉。由山門至后殿分三進,鐘鼓二樓分列左右,東西兩跨院排列有序。其中軸線有靈官殿、八仙殿、斗姥殿;東跨院分別有呂祖殿、藥王殿及太白殿;西跨院有邱祖殿等。整個建筑錯落有致,蔚為壯觀。
八仙宮極為注重宗教文化的傳承和發揚,在古城西安有著廣泛的信眾基礎。每年農歷大年三十至初一舉行的廟會,可謂人山人海,信眾趨之若鶩;春節期間形式多樣的民間宗教文化活動更是異彩紛呈。此外,八仙宮于每年農歷年初還將隆重舉行拜太歲祈福大法會,為廣大信眾和游客的家庭、事業祈福,保佑闔家平安、諸事遂意;同時,每年農歷四月十四為呂祖圣誕日,也是八仙宮最為隆重的傳統祭祀活動之一。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elev8cor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