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事養生箴言(三)
欄目分類:道醫概論 發布日期:2017-10-14 瀏覽次數:次
三、房事的法則、要點
箴言:人產①而所不學者二:一日息②,二日食。非此二者。無非學與服③。故貳④生者,食也;孫⑤生者,色也,是以圣人合男女必有則也。(《馬王堆漢墓醫簡第40—41、養生方》)
注釋:
①產:通“生”,出生、產育。
②息:呼吸、吸息。
③服:實用、從事、實踐。
④貳:音er,協助,重復,倍加。
⑤孫:古“損”字。
語譯:人出生后不需經過任何學習就懂得怎樣做的事有兩種:一是呼吸,一是吃奶進食。除這兩種以外,都無非是經過學習和見習實用后才懂得的。故飲食能增加生命的活力,而不適當的性色活動則可耗損生命。所以善于養生的人,在夫婦男女的性事方面必然會遵守一定的法則,使符合性衛生而致長壽。
評議:古人在通過對家庭和夫婦生活實踐的大量觀察,在兩千多年前就提出了“合男女必有則”的養生之道的概念,這一學術思想是非常寶貴的。現代有的人(也包括個別醫務工作者)認為,既云“食、色、性也”,那就可以在交合上隨心所欲,可卒上暴下,可施泄無度等等。這一看法是很錯誤的。大家都知道,在封建社會中,除極個別帝王能長壽以外,絕大多數都是多病且短命的。出現這種奇怪的社會現象(因封建帝王的保養和衣食住行都是上乘水準)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君主與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和成千宮女等過著窮奢極欲、荒淫無度的糜爛生活,旦旦而伐之,故多夭壽。從中我們當可汲取某些教益。
箴言:素女曰:玉莖實有五常之道:深居隱處,執節自守,內懷至德”,施行無已。夫玉莖意欲施與者仁也;中有空”者,義也;端有節者,禮也;意欲即起,不欲即止者,信也;臨事低仰者,智也,是故真人因五常”而節之,仁雖欲施與,精苦不固。義守其空者明當禁使無得多實,既禁之道矣,又當施予,故禮為之節矣。執誠持之,信既著矣,即當知交接之道,故能從五常,身乃壽也。 (《玉房秘訣》)
注釋:
①至德:最高尚的道德。
②空:即孔道也。
③五常:即儒家提出的,君子宜做到的五種倫常:仁、義、禮、智、信。此處為古代房中家借以形容男莖的五種特性。
語譯:素女認為,男子陰莖強實,宜合乎五常的道理。它深藏于男子大腿間的隱蔽處,能奉守節度,具有合乎自然之道的特性,并能適時予以施行。男子陰莖在性欲興奮時能施泄精液,這是它“仁”的表現;莖中有孔道,是“義”的反映;莖端有龜頭的節制,為“禮”的表現;有性欲時即勃起,無欲時則軟縮,是具有“信”之所致;性事動作中可因需要而高低深淺自如,這是其“智”的表現。所以講究養生之道而長壽的人,多奉行這“五常”而有所節制。做到“仁”雖應交合時泄精,但注意精液的充盛固守;雖講“義”氣,但知有所禁欲而不使陰莖過多勃實;既知適當禁欲,又要適當施泄,這常需“禮”來節制;經常如實地做到這些,就是“信”的彰著。這就是宜掌握的夫婦性事的法則,如能做到這“五常”,即可長壽。
評議:根據陰莖的解剖和生理功能特點,古人在本文中提出了男子須守“五常”的性養生法則。文中雖將意欲施予喻為仁,中有空比為義,端有節視為禮,欲即起不欲即止稱為信,臨事低仰名為智,似較穿鑿,但其所指出的“因五常而節之”的交接之道,多能使人延壽。這一觀點似仍值得重視和深入探索。
五常,一義同“五教”,為五種封建倫理道德,即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一義同“五倫”,為封建禮教,稱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之間的五種關系。
箴言:黃帝曰:夫陰陽交接節度①為之奈何?素女曰:交接之道,故有形狀②,男致不衰,女除百病,心意娛樂,氣力強然。不知行者,漸以衰損。欲知其道,在于定氣、安心、和志,三氣③皆至,神明④統歸,不寒不熱,不饑不飽,亭⑤身定體,性必舒達,淺內⑥徐動,出入欲稀⑦,女快意,男盛不衰,以此為節。(《素女經》)
注釋:
①節度:節奏和限度,即方法原則。
②形狀:用于此處系具體指有關內容和目的。
③三氣:指男子性興奮時,陰莖之怒、大、堅熱是由于心氣、肝氣、腎氣等三氣的來至所引起。在《養生方》中亦稱“三脂”。
④神明:即精神意識。
⑤亭:通“定”,有調和、調節含義。
⑥內:通納,淺內即陰莖淺人陰道。
⑦稀:原文為“希”,通用。
語譯:黃帝問道:“夫婦男女交合的節奏和法度是怎樣的呢?”素女回答說:夫婦交接,有其相應的法度節制,這就是性事宜使男子不致衰弱,女子能去除百病;都心情愉快,健力強體,而不知道運用這一交接法則的人,則身體可日漸衰老虛損。交接法則的要點是臟氣宜穩定、心緒需安樂、情志要和諧:男莖勃起,心肝腎三氣來到,精神意識專一;夫婦性事時宜氣候不寒不熱,進食不饑不飽,身體安定,性感舒展、陰莖淺人,徐緩搖動,插入和抽出次數宜少;女方感到情意快慰,而男莖尚未軟衰時即止。這就是夫婦男女性事的重要法則。
評議:本文提出的夫婦性事法則,其目的是要達到“男致不衰,女除百病,心意娛樂,氣力強然”,切忌旦旦而伐,漸以衰損。交接的要領是,定氣安心和志,這即是要求其精神和形體都事前有良好的準備。此外,還對時間的選擇和交合的操作等提出了具體要求。現在看來,這些都是仍值得了解和掌握的有關性養生學的問題。古人對此甚為重視,故同書的另一篇也作了內容大致相同的敘述。現摘錄于下,供參照。
“交接之道,故有形狀,男以致氣,女以除病,心意娛樂,氣力益壯。不知道者,則侵以衰。欲知其道,在安心、和志,精神統歸,不寒不暑,不飽不饑,定身正意,性必舒遲,深內徐動,出人欲希。以是為節,慎無敢違,女既歡喜,男則不衰。”
箴言:交接之道,無復他奇,但當從容安徐,以和為貴,玩其丹田①,求其口實,深按小搖,以致其氣。女子感陽,亦有徵候:其耳熱如飲醇酒,其乳腰起②,握之滿手,頸項數動,兩腳振擾,淫衍窈窕③,乍抱男身。如此之時,不縮而淺之,則陽得氣,于陰有④(冇)損。又五臟之液,要在于舌,赤松子⑤所謂,玉漿⑥可以絕谷。當交接時多含舌液及唾,使人胃中豁然如服湯藥,消渴⑦立愈,逆氣⑧便下,皮膚悅澤,姿如處女。道不遠求,但俗人不能識耳。采女⑨曰:不逆人情而可益壽,不亦樂哉。(《玉房指要》)
凡御女之道,務欲先徐徐嬉戲,使神和意感,良久乃可交接。弱而內之,堅強急退,進退之間,欲氣疏遲,亦勿高自投擲⑩,顛倒五臟,傷絕絡脈,致生百病也。但接而勿施,能一日一夕數十交而不失精者,諸病甚愈,年壽自益。(《玉房指要》)
注釋:
①丹田:人身臍下三寸為丹田。抱樸子分丹田為三:臍下者為下丹田,心下者為中丹田,兩眉間者為上丹田。此處系指臍下三寸恥骨聯合上方之部位。
②腰:音ai。豐滿肉實貌。
③窈窕:美好嫵冶貌。
④有:此字疑為冇之誤、沒有、無之意。
⑤赤松子:傳說中的仙人。一說為神農氏時的雨師,可隨風雨上下。一說為晉代黃初平食松脂、茯苓成仙后的易名。
⑥玉漿:即口中的津液。
⑦消渴:古代病名,證候表現為多食、渴飲、溲多、癰疽。有的似現代所診的糖尿病。
⑧逆氣:中醫認為,人體之氣本應上下順行,如宜降之氣而反上竄即為逆反之氣。
⑨采女:晉代葛洪《神仙傳》中的仙女名。另說為后漢六宮選女之稱謂。此處從前說。
⑩投擲:投入、提合。此處指性事時,從高向下遠距離的沖刺動作。
語譯:夫婦性事的法則,并無特殊玄妙之處,但要求動作從容、安詳、徐緩,以兩性相互感應和諧最為重要。可先觸撫其丹田部位,互吮口中津液,交合時陰莖宜淺人而微有擺動以引起對方性興奮。女子性欲興奮多有其一定的征候:如表現為外耳發熱,如暢飲了醇美的酒一樣;乳房充實豐滿,撫觸時盈隆滿手;有的可出現頸項顫動,兩腳抬舉鉤人,音容嬌媚多情,主動抱持男方身腰以盡性。這時,宜將陰莖提至陰道的較淺部位,此既可感應男方得氣,又對女方多無損害。一般說來。五臟的津液以舌液更為重要,赤松子說:常吮吸口、舌的津液,可使人不必飲食,故當夫婦性事時,多吮吸舌液唾液,可使胃中如同服用了治病湯藥一樣,有消渴病的多很快痊愈,沖逆上竄之體氣常隨二便(大小便)而下泄,皮膚柔潤光澤,姿顏宛如處女一樣青春煥發。故夫婦性事時宜掌握的法則,,并不需要至遠處尋求,但凡俗之人卻多難認識和理解其重要性。因而采女曾進一步指明:不違背夫婦的常情且可以益壽延年,這不也是人生一大樂趣嗎。
夫婦性事,先須有輕柔徐緩的觸撫嬉戲階段,使情緒協調,性欲感動而興奮。經歷此調情階段后,雙方已具性欲才正式交合。交合時宜趁陰莖尚小弱即貼近陰道,令其壯大。性事畢,即射精后宜趁陰莖尚呈勃起狀時即提出(房中家名此為“弱人強出”)。并要求陰莖每當性事時其出入陰道的次數宜少,且動作需輕柔徐緩;也不要從高遠處沖刺陰道,因為這樣易使五臟顛簸耗損,也可引起經絡血脈的傷害而發生多種病痛。古人很重視夫婦性事時只交合而不泄精的原則,因為動而少泄,可使病痛易愈而益壽延年。
評議:本文指明了下述幾點重要內容:
1.夫婦性事應掌握的原則是:“從容安徐,以和為貴”,要做到先徐徐嬉戲,申繾綣,敘綢繆,使神和意感,兩相情愿時才可交接。這些經驗總結,應該說迄今仍有其指導實踐的意義。過去,有人認為房中家一直以女人為泄欲和生育工具,觀此文強調性事的兩情相感和同儕高壽,可知其看法是不無偏頗的。
2.概括了女子性欲沖動時,可出現乳腰、耳熱、頸動、溢津、抱男等征候,這應是最早系統地描述有關女子性興奮時性心理生理宏觀變化的專科文獻。這些觀察生動人微,迄今仍具有科學性和實踐價值。
3。所述夫婦性事時吮吸玉漿可使消渴愈、逆氣平,膚悅澤、或絕谷。此一結論的實際效果雖還有待深入驗證,然現代有關科學研究證實,人之唾液含有多種酶和營養素,具有除助消化外的一些其他功能,因而常咽舌唾津液是有一定衛生效果的。但譽之能使“消渴立愈……姿若處女”,則似有所夸大。
4.提出了“接而勿施……諸病甚愈,年壽自益”的看法。此雖不無過譽之處,但如真能做到勿縱欲,勿頻泄精,對身體將確有助益。
5.初步總結了夫婦間將性事與氣功導引有機地結合起來的法則:撫丹田,求口實,徐嬉戲,和神意,弱入強出,知明進退,制其疏遲等。這些交接之道,道不遠求,確宜知而能用,庶保健康。
6.文中提出“能一日一夕數十交而不失精”之說,其理論似近于荒誕,于實踐亦難執行,平人怎么能一日一夕去數十交呢?即使不泄精,但時間和體力亦不濟。故盡量動而少施則可,過多抑制射精,則難保不性疾患衍生,因此,這一經驗似不可取。
箴言:幾深淺遲速,捌①捩東西,理非一途,蓋有萬緒:若緩沖似鯽魚之弄鉤,若急蹙②如群鳥之遇風;進退牽引,上下隨迎,左右往還,出入疏密,此乃相持成務,臨事制宜。不可膠柱③宮商④,以取當時之用。(《洞玄子》)
注釋:
①捌捩:捌通“扒”,用手分開。捩音lie,拗折、扭轉也。
②蹙:音cu,急驟、緊迫。
③膠柱:原意以膠涂轉動的弦柱,則音無從調節。后以喻拘泥而不知變通的情況。
④宮商:古之五音(角、征、宮、商、羽)之簡稱。此處喻鼓瑟弦柱。
語譯:夫婦性事時,陰莖在陰道內提插的方法有深有淺、有快有慢,有時還須左右兩側扒刺,所以并無統一的方法和模式,而有千變萬化之妙;有時可舒緩沖刺如鯽魚的弄食魚鉤一樣;有時急降突快,好象群鳥驟遇風暴。如此或進退或牽引,或雙方上下迎隨、左右沖刺,出入或疏或密,這都是夫婦性事相持時應隨機應變而制宜的事,切不可拘泥于一種模式,而宜隨臨事時性興奮之所需而選用。
評議:本文指出,夫婦性事雖有一定的養生法則,但具體操作則應根據當時雙方的各種情況而臨事制宜,不可膠執于一種模式和體位姿態,從而有“深淺遲速,捌捩東西……進退牽引、上下隨迎、左右往還,出入疏密”皆“理非一途,蓋有萬緒”的經驗總結。這經驗是寶貴的,它可促進性高潮的到來,也可使夫婦性生活藝術多樣化,以克服長期單調呆板之虞。此有助于性生活美滿、家庭和諧而利于養生。
《洞玄子》書中,還對夫婦交接的具體操作,有如下兩段描述,可供意會上文,但因限于篇幅,則不擬另作注解和語譯了。
箴言:凡初交會之時,男坐女左,女坐男右,乃男箕坐,抱女于懷中,于是勒纖腰,撫玉體,申嫌婉,敘綢繆,同心同意,乍抱乍勒,兩形相搏,兩口相嚼,男含女下唇,女含男上唇,一時相吮,茹其津液,或緩嚙其舌,或微(“秨”去禾改齒)其唇,或邀遣抱頭,或逼身拈耳,撫上拍下,嚼東咂西,千嬌既中,百慮竟解,乃令女左手抱 (持)男玉莖,男以右手撫女玉門,於是男感陰氣則玉莖振動,其狀也峭然上聳,若孤峰之臨迥漢;女感陽氣則丹穴津流,其狀也涓然下逝,若幽泉之吐深谷,此乃陰陽感激使然,非人力之所致也。勢至于此,乃可交接。或男不感振,女無淫津,皆緣病發于內,疾形于外矣。
箴言:凡初交接之時,先坐而后臥,女左男右,臥定后,令女正面仰臥,展足舒臂,男伏其上,跪于股內,即以玉莖豎拖于玉門之口,森森然若偃松之當隧谷。洞前更拖,磣勒;(口焉)口溯舌;或目觀玉面,下視金溝,撫拍肚乳之間,摩挲(王睿)臺之側,於是男情既感,女意當迷,即以陽鋒縱橫攻擊,或下沖玉理,或上筑金溝,擊刺于辟雍之旁,憩息于(王睿)臺之右(以上外游,未內交也),女當淫津湛于丹穴,即以陽鋒投入子宮,快泄其精。津液同流,上灌于神田,下溉于幽谷,使往來拼塹,進退揩磨,女必求死求生,乞性乞命。即以帛子乾拭之,后乃以玉莖深投丹穴,至于陽臺,巖巖然若巨石之擁深溪。乃行九淺一深之法,于是縱拄橫挑,傍牽側拔,乍緩乍急,或深或淺。經廿一息,候氣出入,女得快意,男即疾樅急刺、磣勒高抬,候女動搖,取其緩急,即以陽鋒攻其谷實,捉人于子宮,左右研磨,自不煩細細抽拔。女當津液流溢,男即須退,不可死還,必須生還,如死出大損于男,特宜慎之。
注:此兩文均可為夫婦性事操作方法的具體補充。對事前嬉戲皆予重視,可與后文所將介紹的“戲道”參照領悟。文中提出性事非只為男感,亦須顧及女快,故男女在性事上的平等已躍然紙上,實踐此類夫婦性事方法,還可能為防治某些男女性功能障礙(如陽痿、早泄、性冷淡、性交痛等)提供了有效方法。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elev8cor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