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鄭和寶船”將揚帆“海絲之路”
道教動態(tài)2016-08-18
近日,記者獲悉,廣西明港國際船務聯盟與中船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二研究所于5月8日在江蘇無錫簽訂了《戰(zhàn)略合作協議暨新海上絲綢之路旗艦鄭和寶船訂購意向書》,鄭和寶船將運營廣西明港國際船務聯盟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東盟段海上游航線。 鄭和寶船是一艘仿古船,采用明代著名的大福船型設計,功能上集納現代化的需求:交通、觀光、餐飲、購物、娛樂、商務會議、接待等功能一應俱全。明代為中國古代造船和航海業(yè)最鼎盛時期,達到當時世界領先水平,其中最…
-
陜西道教人文歷史題材紀錄片《道在青華》正式發(fā)布
道教動態(tài)2016-08-18
道行天下網消息,2015年7月18日上午9點,陜西道教人文歷史紀錄片《道在青華》的發(fā)布儀式在慈善祖庭西安青華宮正式啟動。國際道教協會會長、西安市道教協會副會長、青華宮住持黃世真先生,青華宮管委會主任景義道長,總策劃、制片人黃詩煊先生,青年導演郭政先生,攝影楊猛先生等攝制組主創(chuàng)人員出席了發(fā)布儀式。 此片前期經過兩個月的商討策劃,最終定下以:弘揚道教文化,道教禮儀,以道眾生活為中心,多元化展示中國道文化魅力。于6月6日正式開機拍攝…
-
阿里出土明確年代最早的古天珠
道教動態(tài)2016-08-18
考古學家在西藏阿里地區(qū)象泉河南岸一處古象雄時期墓地發(fā)現了地層關系清晰、明確年代最早的古天珠,系青藏高原首次出土。 西藏自治區(qū)文物保護研究所資料顯示,出土古天珠呈橄欖形,兩端截平,有穿孔,長2.85厘米,最大徑0.9厘米,孔徑0.2厘米,深褐色和乳白色相間紋飾。 西藏自治區(qū)文物保護研究所副所長李林輝說,這一發(fā)現為考察西藏地區(qū)天珠的出現年代、形態(tài)紋飾及使用情況提供了重要的第一手資料,證實了古象雄時期天珠的存在和流行。 天珠最早起源于…
-
大圣的前世今生
道教動態(tài)2016-08-18
電影《大圣歸來》海報 自古至今,齊天大圣孫悟空的形象就受到人們的喜愛。作為《西游記》中的第一主人公,孫悟空出面收拾掉了取經路上的大部分妖魔,他火眼金睛,善識妖魔;本領高強,無往不勝;忠心耿耿,匡正伏惡;歷經險惡,而赤子之心不變。毛澤東曾寫出金猴奮起千鈞棒,玉宇澄清萬里埃的詩句來表達對它的喜愛。 但是,當代的影視改編卻使觀眾距離原著小說的精神世界越來越遠,《西游記》中悟空形象的本意與隱喻今人已不甚了了。 甘肅安西縣榆林窟第…
-
《宗教與社會凝聚力》新書發(fā)布會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行
道教動態(tài)2016-08-18
道行天下網消息,《宗教與社會凝聚力》(Religion andSocial Cohesion)新書發(fā)布會于7月1日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行。該書由荷蘭自由大學出版社出版,書中收集了由荷蘭、比利時、南非以及中國學者執(zhí)筆的16篇文章,從多元視角開展東西方之間的跨宗教對話。 2012年10月,中國人民大學國際佛學研究中心與荷蘭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在北京聯合召開第二屆中荷宗教論壇,來自世界各地的30多位學者圍繞宗教與社會整合之間的關系,對于宗教的現代社會作用進行了深入的探…
-
丘祖西行——西行札記(十五)
道教動態(tài)2016-08-18
過境城市鐵爾梅茲(Termez) 6月21日早上7點從塔什干飛往鐵爾梅茲,9點到達。鐵爾梅茲是烏茲別克斯坦的邊境城市,與阿富汗隔著阿姆河,過了河十公里左右就到了阿富汗境內。剛出機場,就感受到邊境城市的緊張氣氛,剛上車準備取相機,司機說不可以拍照,路邊有警察崗哨和巡邏車。車行至阿姆河邊,司機指著河對面用生硬的英語說:Afghan bomb bomb!意思是過了河到阿富汗那邊就很危險了。 簡單用餐后直奔該市博物館。該館是在總統的倡議下修建的,館藏文物…
-
丘祖西行——西行札記(十四)
道教動態(tài)2016-08-18
鐵門關 鐵門關是我們必須要去的地方,大唐取經的玄奘法師曾路過此關,《新唐書》中有記載:有鐵門山,左右料峭,石色為鐵。為關以限二國,以金錮闔城。有神祠,每祭必千羊,用兵類先禱乃行。如果攻破鐵門關,那么撒馬爾罕城(花剌子模國都)將無險可守。 當年丘祖路過鐵門關的時候,可是險象環(huán)生,異常艱難。成吉思汗命令蒙古回紇一千人護送,為了減輕軍隊的負擔,丘祖留下尹志平三人在撒馬爾罕城,僅帶上五、六個弟子同劉仲祿出發(fā),時間是1222年3月15日…
-
丘祖西行——西行札記(十三)
道教動態(tài)2016-08-18
流向末路的阿姆河 長春真人丘處機于1222年3月底渡過阿姆河,路過鐵爾梅茲,來到了今天的阿富汗。這條河流與丘祖有緣,他們一行后來又多次渡過此河。 阿姆河發(fā)源于帕米爾高原5000--7000米的雪山,它是中亞地區(qū)最大的河流,也是中亞人民的母親河。它流過巍峨崢嶸的高山和浩翰無邊的沙漠,小心翼翼地沿著土庫曼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的邊境線一路向西北方向流去,最后流入位于哈薩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邊境的咸海。 數千年來,咸海的水源主要來自阿姆河和錫…
-
丘祖西行——西行札記(十二)
道教動態(tài)2016-08-18
消失了的西域佛國 1221年9月6日,長春真人丘處機在今天的新疆昌吉看到最后的佛寺和僧侶,那里的和尚告訴他,再往西行就沒有佛寺了。西域佛國真的在十三世紀初就已經消失很久了?丘祖一行在今天哈薩克斯坦的西姆肯特(塞藍城)還看到過佛塔。 沿著這條絲綢古道,我從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坦到烏茲別克斯坦,在這些國家荒棄的城郭里一直在尋找佛教的遺跡,均一無所獲。 在烏茲別克斯坦靠近阿富汗的邊境城市鐵爾梅茲博物館里,我看到了一只殘存的佛腳和寺院…
-
丘祖西行——西行札記(十一)
道教動態(tài)2016-08-18
KHIVA 西瓦古城是花剌子模人的發(fā)祥地。這個沙漠中的小城在阿姆河畔,從布花剌驅車七小時,行程600余公里。過了阿姆河,就看到綠樹環(huán)繞的西瓦古城。 千百年來,阿姆河滋養(yǎng)著兩岸的綠洲,人們在土地上耕種著農作物,小麥,玉米,西瓜,棉花。沒有了水,一切都將不存在,人類的文明就沒有了著落的基??阿姆河環(huán)繞著沙漠名城西瓦(KHIVA),它是花剌子模人的古都,今天這里還有花剌子模族人在此生活。整個城市其實就是以古都為核心的日積月累建起來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