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祖西行——西行札記(十四)
欄目分類:道教動態 發布日期:2016-08-18 瀏覽次數:次
鐵門關
鐵門關是我們必須要去的地方,大唐取經的玄奘法師曾路過此關,《新唐書》中有記載:“有鐵門山,左右料峭,石色為鐵。為關以限二國,以金錮闔城。有神祠,每祭必千羊,用兵類先禱乃行。”如果攻破鐵門關,那么撒馬爾罕城(花剌子模國都)將無險可守。
當年丘祖路過鐵門關的時候,可是險象環生,異常艱難。成吉思汗命令蒙古回紇一千人護送,為了減輕軍隊的負擔,丘祖留下尹志平三人在撒馬爾罕城,僅帶上五、六個弟子同劉仲祿出發,時間是1222年3月15日。在這連綿不斷的大山中,丘祖乘坐的車在眾軍前拉后推下,歷盡千險,才經過此關。
經過800年的歲月變遷,今天的鐵門關是否雄風依舊?
鐵門關是一段100多公里的關隘,以山為關,層層役防,進退可守,群山之中深溝大壑連綿不斷,一直到山北面的碣石古城。從鐵爾梅茲出城西北而行100余公里,始見大山,沿路環山而行,山為赤色,沒有植被,酷熱難耐。路過一村莊,村邊有泉水,直接可以喝。水入口甘甜清涼,泉邊有兩棵碩大的梧桐樹,樹蔭下可容幾百人休憩。樹身中空,可容四人,里面有木刻神像供奉此神,我沒有見過。村里人很虔誠,樹旁有政府部門立碑為介。碑文中說這兩棵古樹有1000多年歷史。路過鐵門關必經此村,丘祖一行當年肯定在此樹下休息,用泉水泡茶。
一過此村,綠色盡失,滿目荒涼,山勢險峻,遠遠看到一道山梁,如同人為砌成的高墻,古人要在此出設伏兵,要想過此山,比登天還難。這條路是去撒馬爾罕的必經之道,當然也是絲綢之路的重要地段。
近800年了,鐵門關已找不到往日的氣勢。在大型機械挖掘和工程爆破下,山體被開鑿成彎曲的公路,汽車由谷底盤旋而上,直到山頂,再由山頂轉彎而下,循環往復。
我一直在尋找書中記載的高山峽谷,今天鐵門關下的河流已非往日那么崢嶸可怕,河水淺淺流過山谷,沒有脫鞋,我直接在河中行走。走了半個小時,突然發現不遠處有兩山體拔地而起,這條河流由山間穿過。兩山之間寬不過50米,絕壁穿空,我站在谷底顯得渺小,河水在此處流得比較急促,山崖絕壁上發現有雀鷹在育雛,一只大鳥在空中展翅飛翔,它正看著我這個不速之客。這里少有人來,所行之處只能手腳并用攀壁而行。
同行的彭道長興致很高,他說書中記載與此處相近。鐵門關的森然氣氛在此處我們領略到了,在此處設關,重兵把守,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現在只有我倆在閑談故人往事,滄海桑田,歲月流逝。
鐵門關,希望這段幽谷斷崖還能留住,以后后人還能憑此遙想當年的雄風。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elev8cor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