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89歲高齡的秘密 你可知道?
欄目分類:武當傳說 發布日期:2017-04-30 瀏覽次數:次
中國三千年的歷史中,歷代皇帝有確切生卒年月可考者共有209人,這209人平均壽命僅為39.2歲。中國古代人口的平均壽命可達57歲,中國皇帝的平均壽命比普通人還要低近18歲。
皇帝平均壽命較低(資料圖 圖源網絡)
帝王們絕大多數在宮廷內的生活是養尊處優,肉食淫佚,這是促使他們中很多人短壽、早死、夭亡的重要原因。而在這些帝王中,也有少數長壽者,在長壽的皇帝中名列前茅的是乾隆皇帝(89歲)和梁武帝蕭衍(86歲)。
一 為什么君王多短命?
皇帝壽命短的原因除了被人謀害(宮廷斗爭)和過大的壓力外,主要是因為不健康的飲食方式。
身為帝王,如何在飲食上凸顯天子之尊?中國的飲食文化是與權力掛鉤的,史料顯示,先秦時期的飲食禮政已經相當完備了。從肴饌品類到烹飪品位,從進食方式到筵席宴饗等等,都對等級之別有著嚴格的規定。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在帝王統治之下任何想要吃的東西都可以擺上餐桌。以皇家宴為例,皇帝宴桌有菜肴40品;皇后的頭等宴桌膳品減少為32品。在清朝末代皇帝溥儀遜位后的第13年,有人抄到一張“皇后”婉容的日常早餐膳單,尚有菜肴16道,基本上是以肉食為主。有限的幾個蔬菜都是炒菜,沒有一點綠葉菜和水果,可以看出婉容的飲食極不健康。與此相應,這位婉容終年只有41歲。
先秦以來的帝王將相也都是以肉食為主,往往越是等級高的人,食肉越多,只是在家畜家禽肉以外,,又平添了許多稀奇古怪的動物肉而已。至于蔬菜,被當作庶民的低賤的食物,不屑食之。可以想象:現在開始困擾中國國民的三高富貴病,在當時的帝王中是普遍存在的。至于現在被稱為“亞健康”的狀態,在當時是應該伴隨著帝王們終生的。這是帝王的平均壽命比普通百姓還低的一個重要原由。
二 長壽的皇帝愛食素
長期的素食使得有少數幾位皇帝得以長壽,且在位時間也長久,這在封建帝王當中,確實是不多見的,成為中國歷代皇帝的典范。
梁武帝提倡吃素(資料圖 圖源網絡)
梁武帝是一位虔誠的佛教信徒,不僅自己信佛修佛,過佛教徒的生活,吃素斷酒肉,絕房事,遵守佛教戒律,而且大力倡導僧人素食。
梁武帝在研讀經典過程中發現,大乘經典明確提出,佛子應斷除肉食。梁武帝根據這些大乘經律撰寫了《斷酒肉文》,勸勉四眾弟子勿飲酒食肉,并明令出家眾必須戒除酒肉:“若食肉者,障菩提心,無菩薩法,無四無量心,無大慈大悲。以是因緣,佛子不續。”認為酒是“惡本”,酒是“魔事”,葷食是“一切眾病”的病因。長期吃素食的人,榮衛流通,身體發熱,氣力充足,說明蔬菜等素食性不冷,并有補益作用。吃素食的人,身體強壯,頭腦清爽,很少有昏沉的感覺。
佛教在西漢哀帝時傳入中國,當時來華的印度僧人并未嚴格吃素,經過梁武帝的大力倡導,漢傳佛教開始形成了素食的傳統,素食才成為僧人必須遵循的行為規范,并延續至今。
與梁武帝蕭衍一樣,清朝的康熙皇帝玄燁和乾隆皇帝弘歷也是比較虔誠的佛教信徒,也有吃素的習慣。清朝十二帝平均壽命52.8歲。康熙活了69歲,是清朝皇帝中壽命僅次于乾隆的。康熙帝受祖母太皇太后孝莊文皇后的影響信奉佛教。同時他對醫學頗有造詣,他的飲食觀,到今天仍能給人以啟迪。康熙非常強調飲食對健康的作用,反對隨意攝取,主張合理飲食。他強調適可而止,其次是慎飲食。他主張老年人飲食宜淡薄,多吃蔬菜、水果對身體有益。他說,他之所以到老而猶健壯就是這個原因。
以素膳為主(資料圖 圖源網絡)
乾隆皇帝與前兩位皇帝相比在膳食上要浪費一些,但他在吃葷的同時仍然繼承了滿族傳統的習俗,經常食五谷雜糧、豆類、小米等粗糧以素膳為主,設有專門烹制素膳的廚匠。據當時《膳單》記載,新年伊始正月初一早膳,乾隆就食素餡餃子。四月初八浴佛節要宮內食素一天。臘月初八為“臘八日”,佛教傳說釋迦牟尼于是日成道,這天要煮粥代佛,還要吃素一天。到初八日這天,乾隆食素膳之心更加虔誠。
據說乾隆曾到江蘇揚州天寧寺,住持讓他吃素菜,乾隆吃得很滿意,對住持說:“蔬食殊可口,勝鹿脯、熊掌萬萬矣”。另有數據記載,揚州某古寺有一名叫文思的和尚,善制各種豆腐素菜,特別是用嫩豆腐、金針菜、木耳等原料做成的豆腐湯,味道鮮美,受到乾隆贊賞,一度把“文思豆腐”列入宮廷菜單之中。
明朝16個皇帝中,最長壽的是開國之君——明太祖朱元璋,做了31年皇帝,活了71歲。而明朝其余各代皇帝平均壽命只略過40歲。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elev8cor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