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池縣元宵節喜轉九曲陣
欄目分類:國學資訊 發布日期:2016-06-21 瀏覽次數:次
在鹽池縣,民間有在元宵節期間舉辦九曲燈會”的春節年俗。九曲燈會”也稱轉九曲”,又稱九曲黃河陣”。它最早起源于軍事,后來又運用于道教儀式,再后來逐步發展為民間娛樂活動,已有數千年的歷史。因為流行于我國黃河流域一帶的陜西、山西、內蒙古等地,它可謂是黃河賦予人們的一種別開生面的娛樂形式。 據民間傳說,殷紂時期,三仙島的三位娘娘,為了給兄長趙公明報仇,費盡心思,布下一座戰陣,叫做九曲黃河陣”。元始天尊太上老君聞知門徒被困,便下凡解救,破了黃河陣。后世道教徒為紀念教祖的豐功偉績,精心設計了九曲黃河陣”圖,以燈盞相連象征黃河。后來,它發展成為民間娛樂活動,元宵節期間成群結隊的人們都會轉九曲”,祈禱祝福。早年的九曲燈陣”,是用高粱稈或竹竿、木棍栽成的四方形的陣,其上再放置泥巴做成的油燈,或者是各家奉獻的用洋芋及白蘿卜掏空注入清油、加上棉花捻子做成的燈碗”。2010年,為了給群眾歡度春節助興,鹽池縣政府曾出資興建了一個占地3千多平方米的九曲燈陣”,一次可容納數千人游戲其間。 由于九曲是道教陰陽太極圖的變陣形式。為此,九曲黃河陣”也被譽為神仙之陣,智慧之城”。365根桿子,盞盞的紅燈,彎彎曲曲的通道,象征著曲曲折折、斗轉星移的一年歲月。九曲燈陣猶如迷宮,只要進入了迂回輾轉的方陣之中,必須按照特定的路線前進,方可順利出門,反之會誤入歧途。2012年元宵節,鹽池縣的轉九曲”,由鼓樂隊開道,長號、嗩吶吹奏著高亢的曲調,引導著人們蜿蜒而行。夜幕降臨,桿子上裝飾的一個個紅燈閃閃發亮,形成了一條燈火輝煌的星光通道,蜿蜒曲折,猶如彎彎曲曲的九曲黃河。大人小孩興高采烈地轉著九曲”,祈愿四季平安、百病俱消、滿年通順,吉祥如意。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elev8cor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