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路財神
欄目分類:道教神仙 發布日期:2016-07-05 瀏覽次數:次
上海城隍廟的財神殿,供奉了五位財神,通稱“五路財神”。正中為趙公明元帥,又稱趙玄壇,手持元寶、鋼鞭,身騎黑虎,威風凜凜;趙公明元帥的左面和右面是他的部下招財使者陳九公和利市仙官姚少司。這二位神靈都有掌管人間買賣的職能。在財神殿兩邊的是納珍天尊曹寶和招寶天尊蕭升,他們都有招納財富和珍寶的職能。這五位尊神,合稱“五路財神”。那么,為什么要供奉五位財神呢?
“五路財神”信仰,是從五路神信仰發展而來的。五路,指的是“東、西、南、北、中”,五路神又叫路頭,就是“五祀”之一的“行”神。所謂“五祀”,是先秦以來長期使用的一個禮制用語,指祭祀住宅內外與個人居家生活密切相關的五種神靈,通常指門、戶、中霤(liu,原意為屋檐下流水)、灶、行。“行”神祭祀與商業財富聯系起來也有久遠的歷史,《史記•貨殖列傳》所說:“用貧求富,農不如工,工不如商”,而商又離不開交通,須得不怕遠行,因此行神與財富的聯系就突出了。民間追求財富的愿望,也往往由行神代為受理。
明代以來,江南流行祭祀五路神,多半與江南商品經濟的發達有關。后經時代發展,人們就把道教尊奉的趙公元帥、招寶、納珍、招財、利市五位正神視為行神和財神的代表。光緒年間的《鑄鼎余聞》就說:“五路神俗稱財神”。《清嘉錄》記述蘇州風俗說:“正月初五日,為路頭神即財神誕辰。金鑼爆竹,牲醴畢陳,以爭先為利市,必早起迎之,謂之接路頭。”形象地記錄了清朝江南一帶正月喜迎財神的熱鬧景象。
如今,上海城隍廟財神殿供奉的“五路財神”也成為民眾祈“財源茂盛”心愿的對象,正如財神殿楹聯“興家立業財源主,治國安邦福緣神”所言,“五路財神”必將護佑更多的民眾,通過自身的辛勤努力,實現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elev8cor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