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師四不吃的傳說
欄目分類:道教神仙 發布日期:2016-07-03 瀏覽次數:次
中國的道教,始自于東漢,但從金大定年間起,就分為 全真”和正一”兩大教派。
全真派的道士,終生出家,不蓄家室,從不飲酒茹葷;而正一派的道士,張天師世家,也講究居住廟觀,但可娶妻置室,傳宗接代,雖有齋戒,但在非齋之日,可以喝酒,嘗葷,據聞天師世家歷來傳有四不吃的規矩。
最近,我專門訪問了現仍健在八十四歲高齡的原天師府的廚師袁曉初。袁師傅從一九四二年進府,專門為六十二代,六十三代張天師當私人廚師。據袁師傅回憶:解放前,天師府內不管來了什么達官貴人,張天師在每辦酒席之前,叫總管家要再三支持廚房、信道之人,千萬不能犯四大葷”。
所謂四大葷指的就是牛肉、鳥魚、鴻雁、狗肉。”這就是張天師的四不吃。其原因據說是:
(一)牛。一輩子吃的是草,擠出的是奶,終生勞作,普濟眾生,它太辛勞了,不能吃。
(二)鳥魚。人們通常說; 鳥魚精最可惡,連自己的親生子都吃”,但天師道友的說法與此恰恰相反,他們認為:鳥魚一到產卵期,兩眼昏花,什么也看不見,只待餓死升天,鳥魚魚崽最有孝心,寧可自己游入母嘴,給娘充饑,也不能讓娘餓死,精神可貴可佳,吃不得。
(三)鴻雁。失偶孤雁,終生獨居,處境凄涼,矢志不渝,不再婚配,精神可嘉,不該吃。
(四)狗。古往今來,人們常說: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貧”。終生隨主,為主效勞,不可食也。
張天師的這種四不吃”,恰與中國古典名著《水滸傳》所宣揚的道德思想是一致的。這可能對研究張天師道教的教義,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吧!
(原載《中國道教》 1989 年第 3 期)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elev8corp.com
上一篇:天師府狐仙堂的傳說
下一篇:藥王孫思邈在洪洞的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