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衣化蝶
欄目分類:道教神仙 發布日期:2016-07-03 瀏覽次數:次
山青水秀、風光迷人的廣東羅浮山,不僅是華南著名的游覽勝地,而且是我國十大名山之一,同時還是道教的洞天福地。山中風景名勝,比比皆是,文物古跡,星羅棋布,美麗而神奇的傳說故事更是舉不勝舉,位于云峰巖下的 蝴蝶洞”就是其中之一。
蝴蝶洞”為羅浮山十八洞天之一,洞內野藤纏蔓,溪水潺潺,洞外樹木蔥籠,花草飄香,每年春夏之交,洞內洞外,大小彩蝶,成千上萬,翩翩飛舞,溢光泛彩,繽紛迷目。關于這蝴蝶洞”的來歷,還得從東晉時隱居于山中修道煉丹的著名道教學者葛洪講起:
葛洪,字稚川,號抱樸子,晉武帝時出生于江蘇句容一個士族家庭之中,他自幼聰明好學,素性寡欲,不好名利,唯慕神仙。十三歲時父親病故,家境日益貧寒,但他并沒有因為生活的貧寒而放棄學習,常常徒步到各處借讀書籍,親自砍柴賣柴,以買紙筆,夜間以柴火照明,讀寫抄錄,極為刻苦,有時為了借讀書籍或求教問題,不惜跋山涉水,不達目的不罷休,從十六歲時,便開始讀閱《孝經》、《論語》、《詩經》、《易經》等儒家經典,后逐以博學而知名,兼有文才武略。
晉惠帝太安年間,曾參加吳興太守顧秘的部隊,被邀任為將軍都尉,因作戰有功,被封為伏波將軍。但他不以高官厚祿為樂,唯好神仙導養之法,曾輾轉到河南洛陽一帶去搜集煉丹制藥方面的方術和書籍,并隨伯祖父葛玄的弟子鄭隱學習煉丹之術。八王之亂”時,為避大亂,葛洪應新任廣州刺史嵇含的聘請,前往廣州擔任參軍,不料嵇含被人暗殺,于是葛洪遂停留廣州,深感功名富貴似煙云,榮位勢利如寄客,便拜南海太守鮑靚為師,學習煉丹之術.葛洪天資聰明,德才兼備,頗受鮑靚的器重,鮑靚便將女兒鮑姑許配于他。葛洪與鮑姑志同道合,倆人常常一起采集草藥,煉制丹藥,廣為附近的百姓治療疾病,解除痛苦。冬去春來,年復一年,如此在廣州生活了多年,后與鮑姑回到故鄉江蘇句容。晉元帝司馬睿登位時,任葛洪為丞相,賜爵關中候,晉成帝即位后,葛洪被任為諮議參軍等職,但他推辭不就,聞聽五嶺以南地區出產丹砂,遂求為句漏(今廣西北流)令,后被答允,乃偕鮑姑及子侄同行至廣州,被廣州刺史鄧岳挽留,后隱居羅浮山之中。
葛洪在羅浮山中創建茅庵,修道煉丹,研讀道書,著書立說,采集藥草,濟世救人,深受羅浮山民的尊敬和愛戴。
傳說一日葛洪把眾弟子招集在一起,將自己多年來煉丹修道而總結的經驗和方法及幾部著作一一傳授給了他們,數日后又給廣州刺鄧岳寫信說他要馬上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去尋找師父,鄧岳接到葛洪的來信之后,馬不停蹄地來到羅浮山中與他相見,可是當鄧岳來到羅浮山中之時,卻見葛洪沐浴薰香之后,衣冠整潔的走出庵門,來到朱明洞旁的朝斗壇上,手仗寶劍,口誦真經,席地盤坐,時至日中,仙化而去。葛洪雖已仙化,但顏色如生,體亦柔軟,舉尸入棺,輕如空衣.當羅浮山中的黎民百姓聞知葛洪仙逝的消息之后,紛紛前來悼念,只見葛洪遺留下來的道袍,頓時化成碎片,忽然間變成許許多多大大小小的彩色蝴蝶盤旋而起,仿佛是在向前來悼念的人們致意,最后這些五彩繽紛的蝴蝶聚集于云峰巖下的一個天然石洞之中,后來人們就將此洞稱為蝴蝶洞”。
李勇剛
(原載《中國道教》 1991年第2期)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elev8cor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