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一靈官馬元帥
欄目分類:道教神仙 發布日期:2016-07-02 瀏覽次數:次
馬元帥原是福清縣人。生于唐光化二年(899年)九月廿八日,卒于后梁貞明元年(916年)十月初四,年僅18歲。志稱:馬氏生前為人善良,常濟貧扶危,見義勇為,受到村民的愛戴。去世后鄉民感其恩德,立廟祀之。后晉天福八年(941年)因陰助”官兵御寇有功,被敕封為調遣陰兵衛國護民元帥”。馬元帥信仰后傳入羅源,在城關東郊建廟祭祀,成為羅源城關一帶的保護神。當地群眾事無巨細都要到廟中祈求保佑,每逢其生、忌辰也要舉行隆重的祭典。其主廟羅源城東的馬元帥廟于1983年修葺一新,香火頗盛。
莆田等地的一些寺廟也奉祀馬元帥,俗稱馬公”或馬靈官”,相傳為南斗第六星所化,生來就三頭九目,手執玉戟金磚,跨火犀,職掌驅邪祛疫。
馬元帥又稱華光大帝、靈官馬元帥、三眼靈光、華光天王、馬天君等,道教尊稱正一靈官馬元帥五顯華光大帝太乙雷聲不動天尊,系道教護法四圣之一。相傳他姓馬名靈耀,還有一說法是說他是南斗六星的斗口星化生的,所以稱斗口魁神”,名叫馬勝,因生有三只眼,故民間又稱馬王爺三只眼。”
據道書記載,華光大帝先投胎于馬氏金母,故而姓馬,《三教搜神大全》介紹,馬靈耀曾經三次顯圣”,降五百火鴉,殺東海龍王,為救母親大鬧地獄,后來玉皇大帝看他是位將才,封他為真武大帝部將,護法天界。《五顯靈官大帝華光天王傳》中描述馬靈宮善于用火。身上藏有金磚火丹,隨時用火降伏魔怪,所以后來民間又把他視作火神”,每年農歷九月廿八日,粵劇藝人們都會舉行隆重拜祭華光帝儀式,以祈福避災,俗稱‘華光誕’。祈求免除火災,長年康順。專門奉把華光大帝的廟大多稱華光廟,但也有馬王爺的神像塑在城隍廟中加以祭掃的。《三寶大監西洋記》中描繪馬元帥的形象是白白的,白如雪:一稱元帥二華光、眉生三眼照天堂。頭戴 攢頂帽,三角金磚在神兒藏。
馬元帥寶誥
志心皈命禮,斗口魁神,璇璣上將。三頭磊落,應三臺照耀之形;九目輝華,印九斗光華之象。秉西靈之金氣,足蹈白蛇;戴南極之威靈,背飛丹烏。寄化沖天風火院,專司北極號天罡。寶劍珠鈴,揮霍妖魔皆絕滅;帝鍾法印,行持神鬼悉皈依。隨梓橦而主文衡,輔紫微而司祿命。大悲大愿,大圣大威,高上神霄,玉清尊王,混元主法元帥,玉府司命真君。
光明華藏,寂道真皇。南極火犀大仙,北帝都天罡。橫天威烈神王,攝魔雷令大神。掌管雷霆都司,考召捉命大將。掌管云雷雨電,糾察三界邪魔。天下都提轄,正一靈官馬天君,太乙雷聲不動天尊。
祈請咒
仰啟靈官馬元帥,福德華光五顯王。錦袍繡帽威容猛,火劍金鎗圣力強。天下正神功第一,道中上善世無雙。玉宸殿畔登珠幌,金色臺邊建寶幢。破洞封山妖魅絕,興風走電鬼邪亡;瘜f民垂福佑,保安九域去災殃。焚香奉請虔誠禮,愿賜恩光降道場。
(圖片提供:朱高杰道長)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elev8cor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