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真七子之六:恬然子郝大通
欄目分類:道教神仙 發布日期:2016-06-16 瀏覽次數:次
恬然子郝大通
郝大通,原名郝升,出生于金熙宗天眷三年(公元1140年)正月初三日。郝家世居寧海州,為世家富戶,歷代都有出仕為官的人。他的哥哥郝俊彥舉進士弟,官至昌邑縣令、朝列大夫。郝大通雖說幼年喪父,但卻受過良好地教育,資質豐美,然而他天性不喜歡紛華,喜愛淡泊,無意于仕途,“深窮卜筮之數,黃老莊列未嘗釋手,凡遇林泉幽寂之地,則徘徊而終日忘返”。由此可見,在郝大通未遇到王重陽之前,他已經有了出家的想法了。有資料說,他對《周易》非常有研究。有一天,他在夢中得到神異人的指點,對陰陽、律歷、卜筮之術,明理通曉。從此就以卜筮為業,隱于市塵。大定七年七月。王重陽來到寧海州,到處物色門徒,看到郝大通氣質、稟性不凡,遂有了勸導、點化之心。
九月的一天,郝大通的卜筮攤位非常紅火,求卜的人都環列左右,簇擁在周圍。王重陽來到攤位,背坐在郝大通后面,一言不發。郝大通雖然覺得來者與眾不同,因忙于生意,也未太在意。待圍坐的人都走了,郝大通對王重陽說:“請先生回頭,有什么事情求卜”。王重陽回應到:“只恐先生不肯回頭。”郝大通極為驚奇,覺得此人絕非凡俗之人,遂起身面對王重陽施禮。王重陽不多言語,帶著郝大通回到了他居住的全真庵。至此,郝大通知道這人就是傳聞中的得道高人王重陽,遂把自己寫的一首詩呈王重陽以求教。詩曰:“同席諸君樂太古,未明黑白希夷路。今朝得遇達人吟,伏望先生垂玉句!蓖踔仃柨春,以詩作答:“口愛郝公通上古,口談心甲神仙路。足間翠霧接來時,日要先生清凈句!憋@然,王重陽詩中有點化他出家修道、走神仙路的意思。郝大通亦心儀如此,但因兄長在外做官,高堂老母年邁,就沒有立即答應跟隨王重陽出家。
第二年三月,即大定八年(公元1167年)郝大通的母親去世,辦完喪事后,覺得再無后顧之憂了,遂決定出家修道。此時王重陽已經率領丘處機、譚處端、王處一、馬鈺在昆崳山煙霞洞修道。郝大通放棄家產,來到煙霞洞,拜王重陽為師,正式出家。王重陽照慣例為其訓名,改郝升為郝璘,賜道號為“恬然子”。同時將自己的衲衣脫下,撕去兩袖,送給郝大通,說“勿患無袖,汝當自成”,正式向郝大通傳法,認為郝大通將通過自已苦修而得道。
八月,郝大通跟隨王重陽等到文登傳教修道,同住在姜氏庵,后又回到寧海州,同住金蓮堂,他參與了文登的“三教七寶會”、寧海的“三教金蓮會”的創建活動。翌年六月郝大通告別王重陽等,來到鐵槎山與王處一同住修道,兩人在一起的時間大約有兩年零四個月?赡苁呛麓笸ㄐ薜啦粚P,或是不刻苦,或是還有其他什么原因,郝大通經常受到王處一的責備,同時王也鼓勵郝離開鐵槎山,走出去,歷練心性和意志,爭取早日得道。于是郝大通離開鐵槎山,一路乞食到陜西去尋找丘、劉、譚、馬去了。
此時,王重陽已經仙逝。丘、劉、譚、馬正在終南劉蔣村為王重陽守孝。郝大通來后,與四人見面,流露出自己也想與諸位一起為王守孝。但是,受到了譚處端的譏諷,說他是“隨人腳跟轉”。郝大通非常生氣,遂離開了終南,獨自到了河北真定、邢洛一帶,乞食修道。據《歷世真仙體道通鑒續編》記載:郝大通路過岐山時,遇到了一位神人,受到點化。神人為其再次訓名為郝大通,賜道號廣寧子,也為郝大通自修自悟助了一臂之力。大定十五年(公元1175年)在沃州行化乞食,猛然間體會到了王重陽當年的密語,于是走到沃州的一座橋下,“兀然團坐,一言不發,身如槁木,心如死灰,寒來暑往,如是者六年。若有人贈給食物,他則食之,否則不食。當地兒童見他如死人一般,便常拿他做游戲,在他的頭頂上堆磚,并告訴他千萬不要動,否則將掉下來,郝大通果然一動不動。”就這樣經過六年的苦修,他終于得道,他按照王重陽的密語,游走于真定、邢洛的下層群眾中,傳播全真教。關于郝大通修道、悟道、得道,有一首題為《悟道》的詩寫得明白:“一七元中九六年,始知我命不由天。炎風鼎內消紅雪,偃月爐內煉紅蓮。斜枕曲江方睡覺,海經三度變桑田。南柯昔日黃梁夢,說與昆崳太古仙!贝蠖ǘ辏ü1182年)他路過灤城,再次遇到神人,傳授大易秘義給他,從此他為人占筮,說到未來的事情,沒有不靈驗的。因此,名聲廣播,遠近聞名,每次升堂講道,聽者多達數百人之多。
金章宗明昌元年(公元1190年)秋,郝大通返回寧海州,居住在城東南二里的先天觀,“繼闡教化”, 廣收門徒,創立了全真教華山派。崇慶元年(公元1212年)十二月三十日,郝大通仙逝于先天觀,年73歲。其傳世著作有《太古集》等等。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elev8cor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