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仙館擬新建一棟兩層綜合樓 恢復道教功能
欄目分類:時事聚焦 發布日期:2016-07-14 瀏覽次數:次
白云山腳下的白云仙館閉門謝客多時,未來將做何用途?12月9日,白云仙館用地控詳規修改開始進行公示,在保留原大殿的基礎上,新建一棟2層高的綜合樓,建筑面積增加600平方米。據悉,白云仙館將恢復道教功能,周邊地區的交通也將進行改善。
白云仙館位于白云山麓、麓湖畔,麓湖路東側,前身為“葛仙道院”,創建于嘉慶十七年(1812),其后幾經興廢。1946年,廣州三元宮、惠州羅浮山沖虛古觀和南海西樵山云泉仙館等嶺南道侶籌資易地重建并改名為“白云仙館”,新中國成立后一直由白云山風景區管理部門管理,對市民游客開放,曾作為茶室餐廳經營,現已取消餐飲功能。白云仙館總占地面積約1.5萬平方米,其中主館建筑面積448平方米,荷花池面積3700平方米。
目前白云仙館內有大片綠地,還有一個巨大的荷花池,但均閉門謝客。根據白云仙館建設用地控制性詳細規劃修改征詢意見公示,廣州市民族宗教局、廣州市道教協會擬對白云仙館建設用地控詳規進行修改。按照《廣州市白云山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2009~2025)》、《廣州市白云山風景名勝區保護條例》的要求,維持公共綠地性質不變,申請建設面積適當增加。目前白云仙館的大殿保留,規劃建設一棟2層12米高的配套綜合樓,計容建筑面積共1048平方米,外形古色古香,與大殿風格保持一致。與現行控規相比,增加用地面積300平方米,增加建筑面積600平方米。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elev8cor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