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宮的世界,世界的故宮——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在北師大的演講
道教動態2016-08-17
單霽翔 故宮博物院院長。畢業于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師從我國著名建筑學家吳良鏞教授,并獲得博士學位。擔任過北京市文物局局長和國家文物局局長。今年9月,在國際文物修復學會2014香港會議上,國際文物修復學會主席莎拉斯坦尼福斯向單霽翔頒授了世界文物保護專業的最高學術獎福布斯獎。他是首位獲此殊榮的華人。資料圖片 蘭亭序 上下圖為修復前、后的河南上蔡郭莊楚墓出土的升鼎 故宮中正殿區域 一提到世界上的著名博物館,大家都會想到這幾座:英國的…
-
2014光明書榜年度圖書
道教動態2016-08-17
(10部) 《中國古代物質文化》:一本小型百科全書 孫機著 中華書局 以中國古代物質文化為主題,對中國古代衣食住行、文化藝術、科學技術等舉凡與物質文明有關的事物,包括相關的做法、用法、習慣、禮儀以及發展變化的情況加以系統的梳理,孫機先生這部《中國古代物質文化》是最新也是最全面的。可以說,這是一本關于中國古代物質文化的小型百科全書。 《中國古代物質文化》的語言十分樸實且圖文并茂,大概中等以上文化水平的讀者都能閱讀,是一本非常適…
-
電影《陳靖姑》進入取景階段
道教動態2016-08-17
由福建本土影視公司閩漢九合影業出品的電影《臨水夫人陳靖姑》日前進入實地取景階段。昨日,該片導演姜郎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為了更深入地弘揚道教文化,自己不僅親自在石竹山體驗生活,而且還和攝制團隊跑遍了各地的臨水宮陳靖姑廟宇。 據姜郎介紹,影片從去年初開始就對劇本進行了多少次修改和完善,很多制作環節都反復構思,我們的目標就是呈現出一個最真實的陳靖姑。 對于陳靖姑題材電影,姜郎則表示壓力不小:因為在各地臨水宮調研的過程中,…
-
《求是》刊發習近平文章: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道教動態2016-08-17
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必須走對路。如果路走錯了,南轅北轍了,那再提什么要求和舉措也都沒有意義了。全會決定有一條貫穿全篇的紅線,這就是堅持和拓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是一個管總的東西。具體講我國法治建設的成就,大大小小可以列舉出十幾條、幾十條,但歸結起來就是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這一條。 恩格斯說過:一個新的綱領畢竟總是一面公開樹立起來的旗幟,而外界就…
-
文化戰略是國家戰略的重中之重
道教動態2016-08-17
文化戰略是國家戰略的重中之重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制定了正確的政治戰略、經濟戰略、外交戰略、軍事戰略,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在文化上我們尚未形成戰略思維,對于某些問題的認識,甚至還不到位,現在是把研究和制定文化戰略提上議事日程的時候了。 一、文化是民族存亡之根 文化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現象。文化的范疇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文化是指人類創造的一切的總和,換言之,凡是人類創造的都屬于文化。例如,吃什么?這不屬于文化,動物每…
-
一座沒有“圍墻”的圖書館
道教動態2016-08-17
阿根廷作家博爾赫斯說:如果有天堂,天堂應該是圖書館的模樣。 走近浦東圖書館,心中盤旋的,一直就是這句話。這座形如書柜的建筑,更像一塊沒有圍墻、為人們眷戀的精神高地。正如浦東圖書館館長張偉所言,圖書館,越來越成為人類精神的神圣歸宿、安頓心靈的場所。 沒有圍墻:不用辦證,來了就能閱讀 2010年10月22日,浦東圖書館新館在前程路靠近錦繡路正式開館。這片錦繡前程之地當時還有點荒涼,如今,已成為人們心目中當之無愧的文化新地標,2013年…
-
文學與人生——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與勒克萊齊奧談文學共鳴
道教動態2016-08-17
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中國作家莫言與法國作家勒克萊齊奧在山東大學文學大講堂對話文學與人生,開始了一場思想火花的碰撞。 莫言:各位老師,同學,今天對話的題目叫文學與人生。關于人生,可以理解為人的生命過程、人的生活過程。而諸多人的人生過程、諸多人的生活過程,便構成了社會的生活。從這個意義上來講,人生毫無疑問是文學最重要的元素。沒有人生,哪有文學?文學是因為有了人才有的,所以文學與人生息息相關。 另一方面,文學與人生可以縮小到文…
-
昆曲電影《紅樓夢》令世界“驚艷”
道教動態2016-08-17
蒙特卡洛當地時間12月6日晚,北京時間12月7日凌晨,從第12屆摩納哥國際電影節傳來好消息:中國昆曲電影《紅樓夢》連中三元,獲得本屆電影節唯一最高榮譽最佳影片天使獎,同時還獲得最佳原創音樂獎和最佳服裝設計獎。評審團主席Zeudi Araya Cristaldi給出了如下獲獎理由:昆曲電影《紅樓夢》用現代電影手法,將600多年的中國昆曲和200多年的中國古典名著《紅樓夢》完美融合,影片構思新穎,演員表演樸素無華,昆曲唱腔形神兼備,影片服裝美輪美奐,音樂…
-
傳統文化怎么講?——讀《中國傳統文化》
道教動態2016-08-17
在清華大學組織召開的一次座談會上,出現了有趣的一幕:有年輕教師出于喜愛,建議設置專門的課程教授《中國傳統文化》這本教材。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巡視員王繼平問道:你說應該放在哪里呢?進公共理論課?那你說減掉什么課程呢?這一幕反映了一個現實情況,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日益重要,但卻沒有專門的課程安排來盛放它。 由王霽主編的《中國傳統文化》(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確新人耳目,它不是從概念到概念的空洞說教,而是對傳統文化的種種…
-
紅山文化時期農業發展與祀天之禮的起源
道教動態2016-08-17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禮儀之邦,在中國傳統禮制系統中,尤以歷代王者主持的祀天之禮最為莊嚴虔敬,所謂禮莫大于敬天,儀莫大于郊祀。商周之際,天有昊天上帝天皇大帝等人格化稱謂,因有祀帝于郊,敬之至也的說法。西周時期實行的天子祀天于圜丘(圓形神壇)、祭地于方丘(方形神壇)的郊社之禮,歷周秦漢唐以至明清,成為歷代王朝遵行不變的定制。近年來最新的考古研究成果表明,影響深遠的古代祀天之禮,早在《周禮》成書3000年之前的紅山文化時期就已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