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口如何融入旅游大格局
欄目分類:武當傳說 發布日期:2017-04-17 瀏覽次數:次
近年來,丹江口市整合旅游資源,打破思想和交通藩籬,主動融入十堰“三區三線”旅游大格局,積極對接中原旅游大市場,努力打造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的重要支點,旅游業發展漸入佳境。 激活資源增優勢 “青山綠水是丹江口市最大的優勢,也是丹江口市最大的財富。”市委常委、丹江口市委書記郭新明說,“作為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地,要沖破思想和交通藩籬,把‘山水一體’綠色生態大旅游打造成實現彎道超越的強大引擎!” 該市搶抓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建設機遇,整合山水旅游資源,巧打“名山秀水”牌,大力發展山水一體生態旅游業。以創建“中國優秀旅游城市”為抓手,相繼申報了牛河國家森林公園和石鼓省級地質公園;招商引進河南萬正集團、十堰有恒置業、臺灣阿里山等投資商,啟動了投資總額達13.6億元的太極峽、南神道、武當漂流峽谷、金蟾峽景區、庫區旅游中心港等6大旅游重點項目建設;建設了南水北調主題公園,進一步包裝整合了伍家溝故事村和呂家河民歌村,實施了丹江口大壩景區改造工程,建成了浪河阿里山農業觀光園;啟動了太極峽、凈樂宮4A級和金蟾峽、丹江口大壩3A級旅游景區創建工作,不斷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
打破藩籬謀融入 南水北調中線源頭水是丹江口市的世界級名片,境內還有民歌村、故事村、戲劇村,但受制于思想和交通藩籬,多年來,丹江口市旅游經濟停留在“觀光游”的初級階段。面對周邊地區旅游經濟競相發展的新形勢,丹江口人真切感受到了發展帶來的壓力和挑戰。 “發展旅游不能單打獨斗,丹江口市處在十堰旅游‘三區三線’的重要位置,是‘三區三線’的核心板塊和重要線路節點,要念好對接融入經,實施區域抱團聯動。”丹江口市長曾文華如是說。丹江口市先后邀請國內10余位知名專家舉辦專題報告會,為該市旅游經濟發展把脈支招,該市上下形成了“對接周邊客源市場,積極融入十堰‘三區三線’旅游大格局”的共識。該市著力打破交通藩籬,南線推進六兩路和武神旅游公路建設,由房縣對接神農架,連接西南客源市場;東線高標準修建連通該市石鼓與河南倉房、大溝與河南淘河的省級邊界旅游道路,對接河南方向游客,挺進中原旅游市場;西線做好漢十高速公路沿線旅游廣告宣傳,對接西安連接西北客源市場。此外,還整合推出了丹江口庫區風光一日游線路,以及丹江口大壩—凈樂宮—丹江口庫區—太極峽—河南香嚴寺等12條特色線路,努力打造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的重要節點和分流西安、武當山、神農架、南陽高端游客的重要驛站。
宣傳推介促對接 “旅游促銷”是丹江口市旅游發展的重頭戲。該市認真做好“合縱連橫”文章,先后10余次組織旅游景區、旅行社負責人,組團赴武漢、西安、深圳、上海、鄭州等地舉辦旅游交易會、旅游產品推介會,廣泛開展旅游交流推介和業務對接。此外,以游客對接和旅行社對接為抓手穩步推進旅游業協作,出臺優惠獎勵政策,定期同十堰光大旅行社以及武當山、神農架、房縣、南陽、西安、淅川等地的30多家旅行社進行聯絡溝通,相互通報信息,鼓勵旅行社直接組團到丹江口旅游,共同打造中國水都精品旅游線路。 打破藩籬是轉機。今年以來,南水北調源頭游、庫區生態游、工程建設游等迅速升溫。每逢節假日,在丹江口各大景區隨處可見滿載游客的旅游大巴。統計顯示,今年前10月,該市旅游經濟直線攀升,接待游客達287.9萬人次,創旅游收入13.7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1.5%和51%。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elev8cor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