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傳統手工藝如何傳承
欄目分類:國學資訊 發布日期:2016-07-17 瀏覽次數:次
吳小平作品:“松竹梅系列三友壺”之一
顧道榮作品:“引路壺”
自古,琴棋書畫詩酒茶便被視為文人士大夫彰顯品位的重要途徑。如今,從明清開始興盛的紅木家具也成為文人書房不可或缺的“標配”之一。而茶與家具則通過紫砂壺這個載體,有了千絲萬縷的聯系。紫砂壺與紅木家具一脈相承,不論從制作技藝還是裝點家居環境來說,都是我國傳統手工藝術的精華。
日前,筆者參與了由北京紅木家具企業積慶堂主辦的“紫砂蘊香”傳統手作藝術宜興市體驗之旅活動。在4天的走訪中,筆者親身感受到了紫砂藝術的震撼,同時也引發了思考:紫砂藝術、紅木家具等傳統手工藝,該以怎樣的方式去傳承?
源遠流長的紫砂藝術
宜興紫砂為茶而生,因茶而起。宜興盛產茶葉,自古名山出名茶。宜興的國山芬茶始于三國孫吳時代,唐朝曾將宜興名茶列入貢茶之一。到了宋代徽宗年間從皇室到士大夫都提倡品茶。蘇東坡在宜興蜀山講學時,講究飲茶,有所謂“飲茶三絕”的美稱,即茶美、水美、壺美,惟宜興三者兼備。于是便有了“青煙白菜炒米飯,氐壺天水菊花茶。”的佳句。明代起,人們的喝茶方式逐漸改變,開始使用沸水沖泡茶葉,茶壺因此應運而生。而在眾多材質的茶壺中,人們又發現用紫砂茶壺泡茶最佳,因此宜興紫砂茶具備受推崇。
紫砂藏家、北京泓亭通達文化藝術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李鷗介紹,宜興紫砂主要產自宜興市丁蜀鎮。在丁蜀鎮黃龍山一帶的巖石中,蘊藏著紫砂泥,其質地細膩、可塑性強、滲透性好、品質極優,經過加工處理后,可直接制坯,熔燒出的成品典雅精致,俏麗多彩。江蘇省工藝美術大師、紫砂制壺專家程輝介紹,紫砂始于北宋,真正存世的紫砂傳世器則始于明朝中晚期。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日漸提高,在滿足物質需求的同時,越來越注重精神層面的追求。近年來,飲茶之風日盛,養生意識愈濃。紫砂茶具在泡茶的同時,經過長久使用,器身會因撫摸擦拭而變得氣韻溫雅、光潤可愛。作為一件可以日常使用的藝術品,紫砂壺既提升了生活品味,又增進了藝術修養,還可以修身養性,享受養壺把玩之樂,因此為越來越多的人所青睞。“世間茶具稱為首”的紫砂茶壺由于其突出的發源地文化特征,不僅成為宜興的城市名片,紫砂及其延伸產業也成為當地百姓的生計所依,名家大師的紫砂作品更深受藏家喜愛。
精湛技藝面臨傳承危機
手工藝行業講究靈感和創作,早在明清時期,藝人們制壺便能“取用配合,各有心法,秘不相授,種種變異,妙出心裁”。如今,丁蜀鎮紫砂手工從業者眾多,幾乎家家制坯、戶戶捶泥,門派林立,行業高度分散。
筆者在走訪中了解到,紫砂壺的珍貴在于它的不可復制性。手工藝人在制壺時,幾種泥進行混合就能調成多種顏色,而泥的比例不同,又能產生不同顏色,這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也少有文字進行配比記載,全憑藝人的經驗。在江蘇省陶瓷藝術大師顧道榮的工作室里,年近八旬的老人從陳列柜拿出一把名為“心語”的紫砂壺,作品圓潤飽滿,簡潔雅致,是顧道榮珍視的代表作之一。該作品最終被積慶堂董事長梁偉鴻收藏。
據程輝介紹,在紫砂壺行業存在技藝不外傳的現象,即便是子承父業,父親的絕技兒子也不一定能完全掌握。而且在行業中,藝人們多為隨性創作,基本沒有圖紙或壺的尺寸標注,即使有也是簡單草圖。程輝說,要做好壺,在通過3年的拜師學習,掌握基本技能后,關鍵是看個人悟性,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從行業可持續發展的角度看,這種現狀不利于傳統制壺工藝的傳承。優秀的大師在老去,初入行業的新鮮血液得不到真傳,作品往往形似而神非,那么千百年之后,我們還能看到真正的紫砂手工藝術嗎?
宜興市陶瓷行業協會會長史俊棠認為,作為受大眾喜愛的、具有高附加值的小眾文化產業,紫砂壺的藝術創作應與經營銷售分離,小眾文化產業更應創新銷售和經營模式,來培養大眾的認可,以擴大需求、刺激消費。
保護傳承需眾人努力
在參觀國家高級工藝美術師吳小平的工作室時,她表示,制壺藝人們有著對藝術的愛好和追求,其中很多人都喜歡沉醉在自己的藝術天地里,在大自然中尋找靈感,再在孤獨中得到升華。
“躲進小樓成一統”是紫砂大師的常態。這樣的創作風格,誠然是出好作品必須具備的品質。如在高級工藝美術師鮑利安的創作中,因為夢到父親,因此在制壺中得到靈感,便形成了2005年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展金獎作品“思憶壺”。
梁偉鴻作為紅木藝術家具企業的負責人,由于他的考古經歷出身和對藝術的不懈追求,他不僅對紅木文化飽含深情,對其他中國傳統文化也非常熱愛。當他看到如此震撼的紫砂藝術,也在不斷思考如何讓國人乃至外國人看到優秀的傳統藝術精品。
對于傳統手工藝如何傳承,梁偉鴻也有自己的想法,如讓精品手工藝作品走出國門,在國際知名的藝術殿堂展示;對手工藝者的生活狀態、創作理念甚至創作過程進行影像記錄,讓人們了解手工藝的珍貴和價值等。他認為,當代人對中國傳統文化應當建立起保護意識,希望有更多有識之士參與到對傳統手工藝的宣傳、推廣及傳承中。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elev8cor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