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箴言:野老得許多閑趣 晚年養未盡余光
欄目分類:國學資訊 發布日期:2016-07-17 瀏覽次數:次
這是清代詩人何栻(1816-1872)為抒發閑適自娛之情而撰寫的長聯。全聯為:種邵平瓜,栽陶令菊,補處士梅花,不管他紫姹紅嫣,但求四序常新,野老得許多閑趣;放孤山鶴,觀濠上魚,狎沙邊鷗鳥,值此際星移物換,唯愿數椽足托,晚年養未盡余光。
上聯的“邵平瓜”,即東陵瓜。邵平在秦時為東陵侯,秦亡后淪為布衣,種瓜長安城東青門外。后世因以邵平瓜為歸隱田園之典。唐·楊炯《送李庶子致仕還洛》詩:“亭逢李廣騎,門接邵平瓜。”“陶令菊”,即菊花。因晉代陶淵明愛菊,故稱。唐·皇甫冉《和中丞奉使承恩,還終南舊居》詩:“謝公山不改,陶令菊猶存。”“處士梅花”,處士本指有才德而隱居不仕的人,這里指北宋林逋,人稱孤山處士,學問淵博,但志不出仕,在西湖孤山結廬隱居;終生未娶,喜種梅養鶴。清·秋瑾《梅十章》之九:“孤山林下三千樹,耐得寒霜是此枝。”上聯是說,賦閑以后,像邵平那樣種瓜,像陶淵明那樣栽菊,像處士那樣植梅,不管能否姹紫嫣紅,只求春夏秋冬四季瓜果花卉常新,我這村野老人就能得許多閑趣。
下聯的“孤山鶴”,指林逋在西湖孤山種梅養鶴,以詩酒自娛,他常到西湖諸寺游玩,有客來,便有童子放鶴招他回去。“觀濠上魚”,即觀看濠水的魚。《莊子·秋水》記敘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儵魚出游從容,因辯論魚知樂否。后多用“濠上觀魚”形容人逍遙山水、別有會心,自得其樂。“狎沙邊鷗鳥”,即親近棲息于沙灘、沙洲上的鷗鳥。后以“狎鷗”指淡泊隱逸,不以世事為懷。“數椽”,指房屋的間數。下聯是說,閑暇時,放鶴、觀魚、親近鷗鳥,在這星移物換、時序變遷中,只望有數間房屋寄托,以養晚年未盡余光。
此聯反映了聯作者高雅的閑情逸致與隨遇而安的生活態度。
熊經浴輯注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elev8cor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