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要講究“依山傍水”?
欄目分類:國學資訊 發布日期:2016-06-21 瀏覽次數:次
風水學也稱堪輿術,相地術,是融自然環境學、社會環境學、文化環境學等多種學科為一體,追求最佳生活環境、最好生活質量為目的的一門學問。
風水學中,尤為講究山水對建筑和城市的影響。以水為例,中國文化自古就是“崇水”的:《道德真經》有云“上善若水”,孔子也說,水有五德,君子“遇水必觀”。正因為承襲了這些文化傳統,“依山傍水、臨水而居”的建筑理念才一直傳承到今天。
《管子》提出“凡立國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廣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溝防省”的原則,主張建設城市要選擇依山傍水的地形,以免受旱澇之害,節省開渠引水和筑堤防澇的費用。因此,依山傍水成了風水學最基本的原則之一。
中國古代的山水城市隨處可見,在地形起伏的地區,城市往往依山傍水而建,如古代的釣魚城、白帝城、宜賓等,其城市與建筑的有機組合,形成了內容豐富而錯落有致的空間和景觀。這些山水城市的建設在現今看來是極生態的:或依山起勢,或臨水而居,絕少有削山筑城、填河為街的改造。如古城蘇州、婺源、會昌、嘉定、大余等城市的規劃建設,都與自然環境形成了高度和諧統一的關系。
依山傍水好風景,現代人要想有一個宜居的好生活,不妨從對山水的講究中,汲取一點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營養吧。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elev8corp.com
下一篇:古人的坐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