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廣宗太平道樂簡介
欄目分類:道教音樂 發(fā)布日期:2016-06-16 瀏覽次數(shù):次
您聽到過一種1800多年以前的古樂嗎?您聽到過唐高宗親自命名的宮廷樂曲嗎?這種古樂叫廣宗太平道樂。太平道樂源于我國東漢末年的太平道起義,因道徒以黃巾裹頭作標識,史稱黃巾起義。廣宗是黃巾起義的發(fā)源地,太平道樂是在輿論發(fā)動、宣傳教理教義的打醮中形成的道教科儀音樂。它不僅有“全真”、“正一”派清凈超然的神韻,還有源起武裝起義粗獷、雄渾的特點;所用樂器以管、笙、笛、簫吹管樂器為主,配以鼓、云鑼、鐃、镲、鐺子等,其韻律和樂器在全國各宮觀道院獨樹一幟。表演形式分靜樂和動樂:靜樂是坐著或站著表演,曲目有器樂演奏和伴經(jīng)演奏;動樂又稱樂舞或道舞,融誦經(jīng)、演奏和舞蹈三位一體,其效果相得益彰。
1958年,周恩來總理和郭沫若副委員長在邯鄲觀看后,給予高度評價,并和廣宗的演奏人員合影留念。
廣宗太平道樂,2008年列入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
來源中國道家養(yǎng)生網(wǎng) www.elev8cor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