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祖西行——西行札記(四十)
欄目分類:道教動態 發布日期:2016-08-20 瀏覽次數:次
1220年2月22日長春真人丘處機來到了燕京,當地官員在宛平城麗澤門前夾道相迎。“道士具威儀長吟其前。行省石抹(石抹明安)公館師于玉虛觀,自爾求頌乞名者日盈門。凡士馬所至,奉道弟子以師與之名,往往脫欲兵之禍,師之道蔭及人如此。”-《長春真人西游記》。
當地的官員同丘祖過從甚密,宣撫王檝(字巨川)與丘祖以詩會友,一唱一合,相得益彰,兩人結下了深厚的友誼。這為丘祖在當地廣收門徒救助百姓大行方便之門。
玉虛觀我們沒有找到,我們來到了西便門外的白云觀。這座道觀始建于唐代,歷盡千年,幾易其名,歷朝歷代都有修葺。1224年2月丘祖從西域回到燕京,成吉思汗讓其在此主持道教事宜,這里就成了中國的道教中心,丘祖的最后時光也是在這里度過的。
白云觀占地一公頃有余,坐北朝南,主要殿宇位于中軸線上,包括山門、靈官殿、玉皇殿、老律堂、丘祖殿、三清閣等建筑,配殿、廊廡分列中軸兩旁。
丘祖殿格外引人注目,大殿之中供奉著這位帝王之師,兩邊的墻壁上有西行的泥塑,記錄著這位古稀老人和他的弟子長途跋涉萬里西行會見成吉思汗的艱辛歷程。其中的場景有高山大川有沙漠戈壁森林湖泊,人物造型各有特色,給香客和游人留下了直觀形象的感受。據說丘祖仙逝后,他的靈骨就安放在大殿之下。
一進丘祖殿,人的心立刻沉靜下來,祭拜老神仙之后,環顧四壁的西行雕塑,讓人對這位龍門祖師頓生敬意。
丘祖在燕京期間經常設壇齋醮,為民祈雨解旱。同時他還在玉虛觀元寶堂傳戒,廣收門徒,使全真教的支脈在這些得以生息繁衍。燕京附近的禪房山自古以來多洞府,是很好的清修之地,丘祖同燕京的官僚和文人雅士多有來往,他們在風景秀麗的禪房山吟詩作賦,一唱一合,不亦樂乎。5月份去龍陽觀度夏避暑。8月初他又應宣德州元帥移剌公的邀請去了朝元觀,在那里度過了中秋節。10月天氣暫涼,冬天將至,丘祖遂決定在龍陽觀過冬了。赤城縣北面的山里有溫泉,冬天是個很好的休閑之地,所以丘祖選擇龍陽觀過冬應該再好不過了。他們在這里又呆了四個月時間。
我們去赤城縣地界尋找龍陽觀三次,均無所獲,怎么也找不到這座傳說中的道觀。《長春真人西游記》中所說的朝元觀現在已經成了宣化市的一處住宅小區了。在赤城縣的三天里,我們找到了一處修建于懸崖上的道觀--朝陽觀。剛進廟門,遇一神殿,里面供奉著三位神仙,其中一位竟然身著白色的蒙古服飾。道觀崖洞里供奉著真武大帝,造像著裝與漢地不同。觀里有一古碑,上面的記錄與丘祖有關。
河北的北部自古以來就是邊塞之地,是游牧民族與農耕民族的中間地帶,這里的地名大多帶“營”和“屯”字,有濃郁的屯邊守疆色彩。山野里無人看守的峰火臺隨處可見,宣化城外長長的望不到邊的古城墻尚在修復之中,市中心的鐘鼓樓前車來人往,雞鳴驛的大旗在城頭隨風飄揚。這就是古時候的塞外邊陲給二十一世紀的世人遺留下來的歷史財富,我們還有什么理由對古人的慷慨饋贈置若罔聞,隨意破壞呢!
自從丘祖來到了燕京之后,他在此地逗留了將近一年時間,這段時間老神仙的日子倒也清閑自在,似乎忘記了成吉思汗的召請。
成吉思汗給丘祖下了召書之后就去西討花剌子模了。丘處機如果要去見他,只能沿著西征的道路去追趕。而成吉思汗西征的速度遠遠超過這些全真道士行進的速度。路到底要走多遠,誰也不知道。丘祖打算在此地等候成吉思汗西征歸來,所以他沒有豁然出行。他給成吉思汗寫了一份情真意切的書信,表達了自己的想法。
“…蓋聞車駕只在桓撫之北,及到燕京,聽得車駕遙遠,不知其幾千里,風塵澒洞,天氣蒼黃,老弱不堪,竊恐中途不能到得……。念處機肯來歸命,遠冒風霜,伏望皇帝早下寬大之詔,許其可否…”
不久成吉思汗的召書到了。“云軒既發于蓬萊鶴馭可游于天竺。達磨東邁,元印法以傳心;老氏西行,或化胡而成道。顧川途之雖闊,瞻幾杖以非遙。爰答來章,可明朕意。……”成吉思汗求見丘祖心切,一定要他去西域會面,丘祖此時才決定前往西域。
1221年2月8日,那是個天氣晴朗的日子,長春真人丘處機帶著十八個弟子一路北上,開始了西行萬里之路……
中國道教協會特別委托陜西德芳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拍攝大型紀錄片《丘祖西行》,《丘祖西行》劇組與道行天下網攜手將西行路線上拍攝花絮及時在該網站和本公司的微信平臺播出,給大家一個先睹為快、感知西行之路的機會。預計本片將在2016年春天在《中國網》上播出,屆時敬請關注。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elev8cor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