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見陀螺
欄目分類:武當動態 發布日期:2018-05-25 瀏覽次數:次
百味生活
現在,城市的廣場上,經?梢姷嚼先撕托『⒋蛲勇! ⊥勇萦螒蛟缒昃土餍杏谑撸菚r我們叫它“打陀螺兒”。 兒時我們家里窮,只能玩些不花錢的游戲。斯文女孩主要是跳繩、跳方、踢毽子,野小子們則去斗雞、斗棒、斗青蛙和打陀螺。打陀螺也能斗,就是用己方陀螺去碰撞敵方的,那叫“碰鉆”。 這些游戲雖然土得掉渣兒,但我們卻玩得廢寢忘食,現在還覺得樂趣無窮——斗雞和跳方能提高身體平衡能力,斗棒和踢毽子能鍛煉瞬時應變能力,跳繩得有持久耐力,斗青蛙要判斷風力風向,打陀螺不僅能增強腰臂力量,還能學習到運動物體質量與慣性的關系。其次,這些游戲大多適于集體參與,適于比賽,具有一定的探究性和冒險性。不像現今某些時尚游戲,孩子只能按預設程序去玩,難有自己的創意,玩了半天也除不去孤獨感,找不到合作競爭的樂趣。另外,這些游戲所用玩具多由自己或家長手工制作,原材料也多利用廢物,動力全是人力,既不要電池也無需加汽油,節能又環保! ∵@些游戲當然也有弊端。譬如說不衛生,像斗棒、斗青蛙之類,一場游戲下來,每個孩子都臟得像個泥猴兒。譬如說有危險,我就曾經在斗棒時被擊中過頭部。譬如說傷自尊,有競爭就難免有失敗,失敗了就會沒面子! ≡谌缃褚恍┠贻p父母眼里,獨生子女有如雪糕,含在嘴里怕化了;又像掉進石灰窩里的嫩豆腐,吹不能吹,拍不敢拍。就 因為怕臟、怕危險、怕傷孩子自尊,就因噎廢食,寧愿花錢去買一大堆既安全又“高級”的時髦玩意兒,也不再鼓勵引導孩子玩那些舊時的游戲了! ∮谑,諸如陀螺之類的玩具,逐漸退出了人們的視野。久而久之,連我們這些踢著毽子打著陀螺長大的老頑童,也漸漸淡忘了它們…… 誰也不曾想,陀螺這玩意兒,竟然像個深通人性的精靈,如今在注重生活品位、盛行休閑文化的車城十堰隨處可見! ≡诔菂^人民廣場、文化廣場和五堰花鳥市場等地,只要不下雨,清晨五點半左右,必有一批爺字輩兒的人如約而至,這些人“老夫聊發少年狂”,一進場就迫不及待地揮鞭上陣,抽得滿地的陀螺流星般旋轉,鞭子鞭炮般炸響。等到抽得累了,就有一人突然振臂朝天大吼一聲,接下來,全場玩家都將此起彼伏地吼起來,默契得像是在表演他們自創的大合唱。好一個壯觀的陀螺陣! 且看那陀螺,讓人看著也新鮮。就先說那陀螺用材,除棗木、檀木、鐵匠木等天然材料外,還有電木、鋁合金、有機玻璃芯等人工合成的。體重呢?有乒乓球大小的小不點,也有直徑半尺、四五公斤重的巨無霸。陀螺的形制并不一律上圓下尖,有兩頭尖的、螺旋狀的、葫蘆狀的、半塔狀的、長頸瓶狀的,五花八門。做陀螺的人會在陀螺著地處嵌一鋼珠以求耐磨,會在圓柱體上掏出一條凹槽使其“嗡嗡”作響,也會在有機玻璃芯中間加進彩條,旋轉起來帶有魔幻效果。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elev8cor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