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味子補腎強心
草藥2018-10-30
五味子在《神農本草經》中列為上品,其皮肉甘酸,核辛苦,全果都有咸味,五味皆有,故名五味子。其性溫不燥,除具有收斂固澀功效外,還有益氣生精,寧心安神,滋腎養(yǎng)陰的功效。古人認為,五味子為五行之精,常服能返老還童,延年益壽。葛洪《抱樸子》中記載一位淮南公服用五味子十六年,其面色如同玉女,入水不粘,入火不灼,雖有夸大之嫌,但也說明民間認為本品有強壯、美容的功效。 五味子補腎強心 常服能返老還童 五味子,既收又補,但收斂作用較強…
-
烈性中草藥小心慎用
草藥2018-10-29
一般人以為,中草藥藥性平和,這無疑是對的,但有極少數中草藥藥性也很猛烈,不能輕視?噶倚災脅菀拐飧雒試緙諳愀壅郎@?991年10月發(fā)表的中醫(yī)藥工作小組中期報告,英文為「Strong herbs」。 這類「烈性中草藥」,中醫(yī)習慣稱為「有毒中草藥」,并分為:大毒,有毒,小毒;把有副作用的草藥均稱為「有毒」!而稱為「大毒」的才屬于「Toxic herbs」范圍;稱為「有毒」的則副作用比較大;稱為「小毒」的只是有輕微副作用,大量使用時才會產…
-
常見驅蟲中藥材
草藥2018-10-29
凡以驅除或殺滅人體寄生蟲為主要作用的藥物,稱為驅蟲藥。 本類中藥多具毒性,入脾、胃、大腸經,對人體內的寄生蟲有毒殺、麻痹作用促使其排出體外。主要用于驅殺體內寄生蟲,如蛔蟲、蟯蟲、姜片蟲、絳蟲、鉤蟲等。驅蟲藥一般應在空腹時服用。孕婦、年老體弱者慎用。 常見驅蟲藥材: 南瓜子 鶴草芽 榧子 蕪荑 鶴虱 雷丸 檳榔 苦楝皮 使君子 …
-
紫蘇能入菜也能入藥
草藥2018-10-29
紫蘇是中國的傳統中藥,其性辛、溫,歸肺、脾二經。可發(fā)表散寒、行氣寬中、解魚蟹毒。主要用于治療風寒感冒、脾胃氣滯及進食魚蟹導致的腹痛、腹瀉,還能寬胸利膈、順氣安胎等。紫蘇莖葉清香撲鼻,嫩葉可生食、做湯或煎炒。我國食用紫蘇的歷史相當悠遠。明代李時珍言:“紫蘇嫩時有葉,和蔬茹之,或鹽及梅鹵作菹食甚香,夏月做熟湯飲之。”近年來研究發(fā)現紫蘇有以下新用途: 抗癌 紫蘇油可明顯抑制化學致癌劑所致的癌癥發(fā)病率,減小腫瘤體積,延長腫瘤…
-
為何有些中藥要炒成炭?
草藥2018-10-28
看中醫(yī)處方,有時會發(fā)現某中藥名后加了“炭”字,如大薊炭、大黃炭等。中藥炒炭是中藥的一種炮制方法,即將藥物炒至外部枯黑,內部焦黃,有焦苦味為度。那么,中藥炒炭的作用是什么呢?中藥為何要炒至外部枯黑? 中藥炒炭后可改變了藥性,具有增強藥物的止血作用及溫熱之性等功效,然而中藥炒炭并非全部改變藥性,還保持了原藥的一部分作用,如陳皮炭,既有止瀉之用,還保持了理氣和胃之功。另外,有些中藥必須經炒炭才可入藥使用,如棕櫚等。 1.增強藥…
-
細數不同種類菊花的不同功效
草藥2018-10-28
如今,菊花茶已成了很多人的居家必備之品,然而面對市場上出售的黃菊、白菊、七彩菊等品種,許多人不知該如何選擇。 《補農書》載:“甘菊性甘溫,久服最有益。”到了元代,《本草衍義補遺》載:“菊花能補陰。”而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載:“菊能利五脈,調四肢,治頭風熱補。”可見,菊花除了有藥用價值外,還有養(yǎng)生保健作用。但由于不同的菊花茶功效不盡相同,所以應根據個人需求來選擇飲用。 杭白菊——清肝明目 在眾多菊花中,杭白菊藥性品質最…
-
石榴花的藥用價值和驗方
草藥2018-10-28
每年五月,石榴花開、鮮紅似火、美麗妖嬈。中醫(yī)認為,石榴花性溫、味酸,具有祛淤止血的功效,臨床常用于治療出血性疾病,下面介紹幾則巧用石榴花療疾的驗方。 鼻出血:取鮮石榴花適量,將其揉成小團,壓迫填塞。 崩漏:取鮮石榴花5克,水煎,加黃酒少許服。 耳內流膿:取鮮石榴花適量,將其曬干,加入冰片少許,共研細末,吹入耳內。 燒燙傷:取鮮石榴花適量,將其曬干、研末,用麻油調成糊狀,用棉簽蘸取藥糊擦患處。 牙痛:取鮮石榴花20克,水煎代…
-
葛根的醫(yī)學治療價值
草藥2018-10-27
葛根在《本經》中被列為中品。原文:味甘平。主消渴,身大熱,嘔吐,諸痹,起陰氣,解諸毒。 葛根為豆科植物野葛的根,其“主消渴”的作用,首先體現在張錫純的玉液湯當中,后世醫(yī)家在治療糖尿病時常常選用本品,不僅能夠降糖,而且能夠治療或預防降低糖尿病并發(fā)癥。藥理研究也發(fā)現本品具有良好的降糖作用,這為本品治療糖尿病提供了依據。當然,消渴并非就是糖尿病,不過有諸多糖尿病患者表現為陰虛型消渴,此時就可以用本品來治療。原文所講的“起陰…
-
生黃連和炒黃連有什么不同?
草藥2018-10-27
黃連味苦,性寒,歸心、脾、胃、肝、膽、大腸經。功能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殺蟲止癢。黃連有生用和炒制兩種,功效也各不相同。 生黃連長于清瀉疫毒、涼血止血、清熱利濕、殺滅蟲毒,對熱病邪入心經之高熱、煩躁、譫妄、昏迷,或熱盛迫血妄行之吐血、衄血、咯血、尿血、便血,濕熱下注之熱淋、血淋、泄瀉、痢疾、外陰腫痛、痔瘡腫痛出血,以及蛔蟲?偃湛取⒔甏吞逖⑿Ч饗浴3S氪蠡啤⒒棲恕⑺=恰⑸鼗啤⒈⒛檔てぁ⒊嗌幀酌└⑾珊撞蕁…
-
四百味藥性歌訣
草藥2018-10-27
諸藥之性,各有其功,溫涼寒熱,補瀉宣通。君臣佐使,運用于衷,相反畏惡,立見吉兇。人參味甘,大補元氣,止渴生津,調營養(yǎng)衛(wèi)。黃芪性溫,收汗固表,托瘡生肌,氣虛莫少。白術甘溫,健脾強胃,止瀉除濕,兼祛痰痞。茯苓味淡,滲濕利竅,白化痰涎,赤通水道。甘草甘溫,調和諸藥,炙則溫中,生則瀉火。白芍酸寒,能收能補,瀉痢腹痛,虛寒勿與。赤芍酸寒,能瀉能散,破血通經,產后勿犯。生地微寒,能消溫熱,骨蒸煩勞,養(yǎng)陰涼血。熟地微溫,滋腎補血…
熱門排行
葛根的醫(yī)學治療價值
類別:草藥
蒼術:從傳說故事到豐富藥理
類別:草藥
中藥可以用水清洗嗎?
類別:草藥
天南星炮制不同性味不同
類別:草藥
為何有些中藥要炒成炭?
類別:草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