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館將回遷
欄目分類:旅游路線 發布日期:2017-11-01 瀏覽次數:次
10月30日,上海世博會湖北館前依舊排著長龍
上海世博會閉幕,各展館去留成為焦點。記者日前從湖北省世博辦獲悉,湖北館將整體回遷復建,目前有武漢、隨州、宜昌、潛江四地展開爭奪。 省世博辦有關負責人告知本報記者,湖北館將整體回遷復建,回遷復建的目的是宣傳弘揚世博文化和精神,留存湖北參加上海世博會的這段歷史和記憶。目前武漢東西湖區、隨州、宜昌、潛江等地政府都在積極爭取讓湖北館“落戶”。 據介紹,選擇接收地的標準包括接收單位進行復建的時間,原則是越快越好,并要求不能用于以贏利為目的的商業用途,此外最好周邊環境具有文化氣息,與湖北館形成群體效應。在保持外形、風格不變的前提下,對內部展項及形式不做硬性要求。 據透露,宜昌提出的方案是在車溪復建,但經過世博辦組委會的整體商議,認為車溪遠離城區,社會效應相對較弱。為此,湖北館的回遷地可能在武漢和潛江兩地考慮,但最終方案還未敲定。 武漢東西湖區提出的方案是,將世博會湖北館落戶在“武漢客廳”項目中。“武漢客廳”項目總投資50億元,分三期5年開發完成。建成后,將形成集文化展覽中心、文化特色街區、文化創意產業園和核心文化景觀區等為一體的綜合文化產業園。上海世博會期間,湖北館共接待游客330余萬人次,接待貴賓100多批次,在省區市聯合館中居前列,成為展示和宣傳湖北的一個重要窗口。 湖北館于今年4月19日竣工,并開始試運行。網上湖北館于4月25日完成實體館還原區、虛擬拓展區等七大板塊內容,正式上線運行。5月1日,湖北館正式開館。館內日最高訪問量3.8萬人次。 世博會期間,湖北館舉辦了豐富多彩的活動。5月底至8月上旬,湖北館分別舉行了宜昌城市周、黃石城市周、咸寧城市周活動,充分展示當地的民俗、風土人情和地域文化,提升了各地的知名度。7月18日至22日,湖北活動周在上海世博園區成功舉辦,共舉辦了42場文藝演出;舉辦了2010年鄂滬(長三角地區)經貿合作洽談系列活動,共簽約項目19個;還舉辦了情系長江2010年上海世博會“長江畫派”湖北美術作品展覽。
湖北館簡介 湖北館位于上海世博園A片區,有600平方米室內展示空間。 □設計理念外形以古篆書“水”字為原型,以水流動的形狀軌跡作為造型主線,以“上善若水”為內涵,綴以鳳凰紋飾,充分體現了水城一體的設計理念和“江湖連通、城市公園”的參展主題。
□場館亮點先撥激光琴再敲古編鐘 湖北館入口設有激光琴,以激光設置成琴弦,游客以手撥之,可聞琴間清越激鳴。一走進湖北館,“洪湖水,浪打浪”的悠揚歌聲傳來。在“金聲玉振”等候區有一套以等比例縮小的曾侯乙編鐘,投影在鏡面玻璃上,觀眾等候時可通過互動裝置,親手敲擊編鐘。
桃花水母美輪美奐在互動展項“心水相連”中,感應玻璃呈環形排列,游客用手將其連接,表示江湖間得到了連通,水中魚兒隨即悠閑游動,美輪美奐的桃花水母也在水中“綻放”。
來源中國道家養生網 www.elev8cor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