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珍品陳列館
欄目分類:武當景點 發(fā)布日期:2016-06-15 瀏覽次數(shù):次
武當山門戶網(wǎng),武當山官方權(quán)威網(wǎng)站,武當通,武當旅游,旅游咨詢,武當新聞,武當視頻,視頻新聞,武當視頻新聞,武當圖片,武當武術(shù),武當養(yǎng)生,武當圖書,武當文化,武當文摘,武當物產(chǎn),武當資料,綜合性網(wǎng)站
在玉虛宮前,古名為“泰山廟”或“東岳廟”,F(xiàn)在為武當山文物珍品陳列館。 明永樂十年(1412)敕建;清代修葺;1986年,文物部門修繕,恢復(fù)原貌。有廟房15間,建筑面積345平方米,占地面積3506平方米,紅墻周護,青石墁地。由大門、正殿、左右配房組成三合院。其內(nèi)陳列著許多珍貴的神像、供器、法器、書法、繪畫等文物珍品,都是從全山各宮觀及巖廟中搜集而來,還有許多出土文物,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和觀賞價值。廟內(nèi)存放著宋代大書法家米芾為武當山題寫的“第一山”石碑,高2.28米,寬0.86米,行書,有“寶墨縱橫不可攀”之氣勢,后人贊揚“第一山”三個字寫得好,編了一個順口溜:美人綰髻不用簪,“第”字好像青絲盤;游龍戲水“一”最好,仙人打坐寫成“山”?戳恕暗谝簧健比齻字后,仔細揣摩,“第”字真像女人頭上美麗的發(fā)髻,“一”字正如水里游動的蛇,而“山”字恰如老道士打坐那樣穩(wěn)若泰山。書法專家認為“第一山”三個字兼有“鐘王之清潤、歐虞之簡潔、顏柳之端嚴”的風格。玉雕真武像,為元代雕制,像高0.67米,披發(fā)盤坐,身著道服,作凝神修煉狀,為武當山現(xiàn)存唯一玉石像。銅鑄武當山模型,明萬歷四十四年(1616)鑄造,高1.31米,直徑0.53米,整體圓錐形,象征天柱峰;四周布滿三角形圖案,象征“七十二峰朝大頂”。底座四周鑄五龍護峰,從山腳至金頂鑄一條飾欄蹬道,蟠曲于峰巒巖澗之間,峰頂鑄一座“金殿”,周圍鑄“黑虎巡山”、“五龍捧圣”、“梅鹿銜花”、“獼猴獻桃”等真武修仙的故事圖案,形象生動,為全國稀有。
來源中國道家養(yǎng)生網(wǎng) www.elev8corp.com